关系

  • 详情 中国民间金融利率―信息经济学角度的再认识
    非正规金融,即一般所称的民间金融,它在中国广泛存在,并在支持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民间金融的历史和现状、民间金融中的各种利率形式及其与正规金融利率的关系,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揭示民间金融各种利率形式的形成机理和长期并存的原因,并预测民间利率的未来发展趋势。
  • 详情 实证分析沪深股市中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
    本文应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中国股市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发现了股票价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有助于股市政策的制定者和股市参与者对中国股市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的认识。
  • 详情 长三角区域金融合作与商业银行错位竞争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要求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加快上海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合作的内涵是服务、促进和引导经济的发展,经济金融联动关系的基点是银企关系,长三角区域商业银行合作最现实的方式是寻求内部联动,通过错位竞争,使金融资源在更广泛的领域流动和选择,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和经济金融的良性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持。
  • 详情 农户融资与信贷供给:来自安徽的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安徽省农调队1990-2002年的资料对农户的融资需求和信贷供给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村金融服务与“三农”发展存在显著的共生互动关系,在农户收入偏低的情况下,信贷供给对农户投资、农户收入和储蓄有很强的拉动作用。文章认为,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着力点是根据农户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和动态性,建设各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融合。
  • 详情 大股东控制,资产替代与债权人保护
    本文从负债代理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在我国对债权人保护较弱的情况下,控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资产替代来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资产替代的行为与其持股比例之间呈倒“N”型的非线性关系;②公司投资机会的增加会对大股东的资产替代行为产生影响;③由生产经营性单位控制的上市公司比非生产经营性单位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的资产替代行为更为严重。
  • 详情 资本结构和产品市场竞争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产业经济理论和财务理论,检验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和其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战略之间的关系。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的资本结构与其所在的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我们以深、沪两地的上市公司为例进行的实证研究有效地支持了我们上述的假设。
  • 详情 逆向选择和信息生产
    即使金融资源的配置不存在不确定性,消费者财富的增值或跨期平滑的美好愿望也可能会因为存在以下两大障碍而破灭:首先,投资者(贷款人)无法知道融资者(贷款人)的盈利(还贷)能力,这是由于投资者(贷款人)对融资者(借款人)所掌握的投资内容不甚了解的缘故;也就是说,投资者(贷款人)所掌握的这方面的信息要比融资者(借款人)少。其次,融资者(借款人)有可能对投资者(贷款人)的利益不负责任,不愿付出应有的“牺牲”。这是因为投资者(贷款人)无法直接观察到融资者(借款人)的行动,而投资者(贷款人)本来是以融资者(借款人)会有效的利用资源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投资为前提条件才做出资金运作(借贷)决策的,但实际上公司经理人并没有按照他们事前的承诺去努力。前一种障碍,关系到投资项目的“质量”信息,后一种则反映了项目的执行者的“行为”信息,无论是哪一种信息不对称问题都会阻碍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 详情 基于模糊信息分配理论的短期股价涨跌模式识别
    基于分形市场假说的股价并不完全反映所有信息的观点,认为历史股价信息是不完备的群体型模糊信息,提出了线性信息分配条件下的信息守恒定理,建立了基于模糊信息分配理论的股价涨跌短期预测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通过对上证综合指数日线数据的短期预测,表明该模型具有能够动态捕捉股价短期分布特征、有效描述股价序列内蕴的短期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而具有较高的股价涨跌识别精度,并提出了金融市场收益率可能性分布的概念,最后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短期股价涨跌识别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
  • 详情 WTO框架下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最优安排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式进入开放经济时代,向金融自由化过渡。本文从金融自由化是全球化的因,全球化是金融自由化的果这一辩证关系出发,分析了当中国引入WTO变量,金融改革路径修正后实现金融市场开放的路径选择。其中引言部分综述了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及中国面临的挑战;第二部分提出引入WTO变量后中国金融改革路径的修正;第三部分实证性地研究了中国推进金融自由化的最优安排顺序,并对目前金融市场开放的程度做了基本判断和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及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 详情 银行经济资本研究之四: 银行经济资本配置和业务决策
    本文分析银行内部经济资本配置,及其与银行战略业务决策的关系,银行经济资本配置的模式、程序,银行科学业务决策的要素、模式和实践。目标是为银行业务决策系统建立以经济资本配置为核心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