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

  • 详情 晋升压力、官员任期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博士生论坛征文)
    基于晋升激励的视角,本文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样本验证了政府股东的“政治观”。我们考察了地方官员的晋升压力及任期对当地城商行贷款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城商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机制及如何修正官员考核体系以抑制不良贷款的累积。结果表明晋升压力大时,当地城商行会减少贷款量,但官员任期会弱化这种作用;从期限结构来看,减少的都是短期贷款,且会增加中长期贷款。同时城商行会减少批发、制造业贷款而增加建筑、房地产业贷款,也会有较低的拨备覆盖率和较高的集中度、关联贷款及不良贷款率,且除关联贷款之外,官员任期大多对二者关系有一定的强化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晋升压力的增强会通过增加城商行的建筑和房地产业贷款、降低拨备覆盖率、提高集中度的途径形成不良贷款,并且在官员考核中增加环境、民生指标的比重能够有效抑制城商行不良贷款的累积。
  • 详情 一级法人体制下的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创新研究
    摘要:近年来,商业银行创新问题成为学界和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一级法人体制下基层机构如何在创新中发挥作用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当前,各界对商业银行创新研究焦点普遍定位于总行(即法人本身),对在实际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基层机构关注不够。为深入探讨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金融创新问题,本研究对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定位、金融创新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六个方面对商业银行基层机构金融创新的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
  • 详情 银行资本约束与小企业贷款歧视
    如何化解小企业贷款难,是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构建商业银行贷款期望 收益函数,分析了利率管制与利率自由化背景下不同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选择,并运用仿真模拟与 实证检验的方法研究了银行资本约束与小企业贷款歧视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具有小 企业贷款歧视的行为特征,资本约束监管会强化商业银行对小企业的贷款歧视,进一步加剧小企业 贷款难题。监管当局应在资本监管上采取更具弹性的实施方法并适当修正现有监管措施,从而鼓励 商业银行提高发放小企业贷款的内在动力和意愿,缓解对小企业的贷款歧视。
  • 详情 市场化进程、产权性质与绿色信贷
    本文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数据,并考虑了产权性质和市场化程度差异的影响,深入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决策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结果发现,环保企业能获取更优惠的银行信贷,即绿色信贷是客观存在的,但其效果仅表现在环境信息披露不过度及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的情形下。上述研究发现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机制建设,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详情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银行选址中的应用——以建设银行衡水分行为例
    摘要: 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商业银行网点布局选址进行考察,试图寻找网点布局优化方案和途径。基本过程是:选取10项影响因素指标,对建设银行衡水分行市区16个网点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分类方法都能作为判定网点布局效果质量的依据,因子分析通过将网点的选择指标归纳为营销因子、竞争因子、地理因子和经济因子等4个综合变量,为商业银行优化网点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依据。
  • 详情 产权结构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信用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居主导地位,但其传导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扩张性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目前主要体现为中央银行难以控制或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 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证实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畅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格局及其无利润约束行为有 关。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发展的不对称导致信贷配给和局部信贷萎缩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 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用。因此,增加有效信用供给,发展非国有金融部门和非国有中小银行是提高我国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键。
  • 详情 努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关于转型时期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战略思考
    摘要:本文结合河北省的实际,就农村信用社在“十二五”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型时期应当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论述,深入分析了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对农村信用社已经或可能带来的影响,特别强调了农村信用社在转型时期必须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积极主动地抓好营销,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省级联社及其派出机构的职能定位及如何加强和改进管理的问题,作者也发表了个人独特见解。
  • 详情 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创新研究:展期贷款风险定价
    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不同于大企业。针对中小企业对融资产品的差异化需求,如何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是商业银行在当前形式下求发展的契机。基于该背景,文章引入模糊决策理论,在采用相关参变量表征展期贷款特有风险因子基础上,对中小企业作为需求主体的、在信贷市场上已几趋萎缩的展期贷款产品进行风险定价研究,提出了一类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的整合风险框架下的定价模型。文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基于无套利均衡的中小企业展期贷款风险定价,对扩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以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大有裨益。其次,基于文章所提模型的定价能克服现实中的把“浮动比例”作为唯一风险溢价衡量指标、贷款定价随意性较大的弊端。最后,贷款风险定价是科学也是艺术。模糊决策方法的引入,使银行信贷专家的看法直接融入到模型设计中,它对提高模型定价结果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 详情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件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
    本文以媒体在2002-2009 年公开披露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案件为样本, 采用多因素市场模型和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操作风险案件信息披露对上市银行市场价值造成 的影响。研究发现,操作风险案件被公开披露后,上市银行的股价呈现显著的负面反应;这 种负效应在披露日前已经出现,表明该类信息可能被提前泄露;非参数的秩检验表明,这种 负效应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平均而言,每千万元的操作风险涉案金额将会导致上市银行3.2 亿元的市值损失。因此,本研究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的计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详情 政治关系、会计信息风险与长期借款
    本文运用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检验公司会计信息风险在考虑政治关系和市场化进程的背景下是否会影响企业的银行借款期限,研究结果发现,在商业银行面对高的信息风险情况下,会减少长期信贷,但仅对高的固有会计信息风险进行调整,然而,在考虑政治关系的情形下,商业银行对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长期信贷的发放弱化了对会计信息风险的依据,这说明政治关系的存在降低会计信息风险对银行借款的影响,且这种现象在市场化进程高的地区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