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

  • 详情 基金流量与股票市场稳定性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由熊转牛,我国基金市场与股票市场出现了罕见的“双向繁荣”景象。但值得关注的是,一旦市场出现逆转,基金会不会对股票市场带来“助跌”作用,成为金融市场不稳定的一个因素?为此,本文首先对西方学术界就基金流量与股票市场稳定性关系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国外基金流量与股票市场稳定性关系的历史证据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基金流量与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维护我国金融稳定性的相关建议。
  • 详情 国债风险溢价预测模型在债券投资中的应用
    本文以利率期限结构信息为解释变量,对中期国债的风险溢价建立预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因子和曲度因子对中期国债的月度风险溢价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利用该预测模型建立的模拟债券组合,与市场指数及债券型基金相比,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表现。
  • 详情 基金期权:金融创新和产品设计的新方向
    随着我国基金业的迅速发展,与基金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是今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对基金期权这一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的新工具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通过分析真实世界行为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我们推导出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并针对性的讨论了恰当的衍生证券解决方案。我们的分析显示,基金的价值增长过程能够在市场完备化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真实世界的行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可以写成基金的价值增长过程简单期权的形式。本文的分析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和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详情 中国基金市场中的现状偏好现象研究
    现代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表明,现状偏好作为人们的一种行为选择,是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在西方国家的基金市场等资本投资领域,现状偏好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本文以中国基金市场过去现金流入的增长对当前先进输入的增长的影响来衡量现状偏好,并选择2001至200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状偏好系数不显著,这说明中国基金市场不存在现状偏好现象。我们进一步的讨论发现,现状偏好现象的不存在并不是由于中国基金市场具有效率造成的,相反,市场投机氛围浓厚是基金市场现状偏好不存在的重要可能原因。
  • 详情 我国基金经理投资行为实证研究
    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推动了基金业的迅猛增长,随着基金数量的增多,作为管理基金的基金经理们的作用和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行为势必会影响到基金的业绩,如何综合评价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基金经理投资行为文献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行为度”的概念,并运用多元回归计量方法和突变评价法对我国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投资绩效、择股时机选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个人行为模式和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最后从行为金融理论角度分析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经理行为偏离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详情 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及其效应研究——以开放式基金为样本
    本文通过检查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对开放式基金业绩、规模和资金流的影响,发现:一股独大,董事会规模、内部董事比例和督察长有负面治理效应;均分股权、监事会规模、内部监事比例和投资决策委员有正面治理效应;独立董事比例高能吸引资金流,但对业绩无影响。基金管理公司采用均分股权模式、扩大监事会规模、提高内部监事比例与独立董事比例、强化督察长监督职能是改善基金治理的有效途径。
  • 详情 商品期货投资收益如何确定?
    按照持有期货合约的部位,将商品期货交易者细分为:标的商品生产商、加工商和投机者。在满足终期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通过联立商品期货、现货和证券市场,推导出一个商品期货投资收益模型,证明了商品期货投资收益由期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溢价和非系统性风险溢价两部分组成,并解释了“持有期成本套利”、“现货/期货溢价”和“资本资产定价”三种理论适用于确定商品期货投资收益的前提条件。根据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的实证结论,说明发展商品基金、减少证券—商品期货市场跨市场投资的交易成本等措施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 详情 基于BEKK模型和失败检验法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与股市和债市的波动相关性分析
    本文基于多元GARCH模型中的三元对角BEKK模型分析了沪市基金与股票和国债的波动相关性以及深市基金与股票和国债的波动相关性,并通过失败检验法得出波动相关的具体数值。研究认为:沪深两市基金市场与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都具有显著的时变方差特征和波动持久性;上证基金市场与上证股票市场存在30%左右的正向波动相关度,而深证基金市场与深证股票市场的正向波动相关性很小;两市基金市场都与国债市场存在较大的负向波动相关性,波动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效应。
  • 详情 家族共同持股对基金管理公司业绩与风险的影响研究
    本文考察了基金管理公司家族共同持股的特征,研究了家族共同持股行为与基金管理公司业绩增长率和基金管理公司风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家族共同持股行为逐渐严重,家族共同持股行为对基金管理公司业绩增长率和风险呈现倒U形的影响,说明纂金管理公司通过家族共同持股来提高业绩的做法是以风险的增加为代价的。基金家族实行投资总监负责制、共用同一研究团队、基金经理能力有限、业绩操纵等可能的。基金家族实行投资总监负责制、共用同一研究团队、基金经理能力有限、业绩操纵等可能导致家族共同持股,这会增加整个基金家族的风险:基金家族没有控制共同持股行为也表明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一定问题。
  • 详情 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截面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一)借鉴了心理学家在赛马赌博中发现的规律,对投资者情绪对股票的截面效应进行了理论推测:认为由于非理性投资者的存在,具有极高成长机会的、处于亏损状态的、上市历史较短的、资不抵债的和公司规模较小的股票更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二)基于调整后的封闭式基金折价指标和换手率构建了一个新的投资者情绪指标,选择总市值、市盈率、市净率和上市历史的高低长短来构建特征组合,通过非参数统计和回归模型来实证检验情绪指标的变动对特征组合收益率的影响并做出解释,同时通过考虑系统风险的情绪变化与其他情绪代理变量来验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市值较小的、亏损的、市盈率较高的股票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情绪指标对不同市净率组合的影响模式取决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当由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而导致组合具有较高的市净率时,组合对情绪波动敏感程度要小于由于增长率较高而导致市净率较高的组合;情绪指标对上市历史不同的股票组合的影响模式并不符合理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