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

  • 详情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与股指期货的关系初探
    ETFs是最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的一种指数衍生品种,和共同基金相比具有许多的优点。本文对ETFs与股指期货进行了比较,指出这两种指数衍生品不能相互替代,但它们在功能上可以相互补充。通过对ETFs和股指期货的相互影响分析,认为同时进行这两种指数衍生品的交易有助于各自功能的更好发挥,有助于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运作效率。
  • 详情 封闭式与开放式集合竞价研究
    本文分别从理性预期和有限理性的角度对封闭式集合竞价和开放式集合竞价的价格发现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影响定价误差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规模。若所有投资者都理性,那么无论采用封闭式集合竞价还是开放式集合竞价,开盘价均是风险资产真实价值的无偏估计量。开放式集合竞价是否更有效率关键看吸引了什么类型的投资者。虽然噪声交易者和有限理性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可能带来不良影响,但他们的参与会促使更多的理性投资者参与交易,从而使价格发现过程变得更有效率。
  • 详情 信用风险作用下可转换债券的定价
    在研究可转换债券定价问题时考虑信用风险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强度理论,本文建立了考虑信用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给出了对应于不同条款的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求解。针对民生转债(100016)进行了数值模拟,将理论值与市场数据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考虑信用风险后对理论值的影响。
  • 详情 认股权证的定价模型以及因素影响
    本文在回顾了运用期权定价理论而得出的认股权证定价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各因素对认股权证的价格的影响。通过对影响认股权证价格因素的分析,更有利于准确地把握投资、融资问题。
  • 详情 中国证券市场高频数据动态特征研究
    本文研究了上海证券市场高频数据的动态特征。首先用可变傅立叶回归证明并过滤出5分钟收益的周期性,并用GHP方法得到了长记忆维数的估计。结果表明,上海股市存在以日为单位的周期性特征和相当显著的长记忆性,这可以用微观市场信息不对称假说和定价机制得到说明。同时,还证明了可变傅立叶回归是分析高频数据的有效手段,是高频数据和低频数据研究方法转换的桥梁。
  • 详情 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基于我国股市资产换手率与预期收益的实证研究
    流动性与资产定价是目前金融研究的热点之一(O'Hara, 2003)。本文通过检验交易频率零假设和交易成本备择假设,深入分析我国股市流动性与资产定价的理论与经验关系,发现:我国股市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溢价,换手率低、交易成本高且流动性小的资产具有较高的预期收益;流动性溢价的成因是交易成本而不是换手率所代表的交易频率;与国外股市相似,小企业收益率高于大企业,价值股收益率高于成长股。因此,我国股市并非令人无法捉摸,流动性、规模和价值效应都是资产定价的因素。
  • 详情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金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金融学的理论认识及学科建设上,中国金融学界面临的挑战是:对于金融学的内涵界定混沌一片;金融学理论和学科建设较为滞后,包括学科布局、理论研究、师资、学生培养模式、教科书和学术研究期刊建设等都急需改正;金融研究没有能够为近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些重大决策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本文提出将金融学分为三大学科支系: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由金融与数学、法学等学科互渗形成的交叉学科。本文提出目前金融学最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最有回报的研究课题是:以资本成本理论为核心研究金融学;以随机折现因子为起到、以制度性缺陷为核心研究投资学和资产定价理论;推动行为投资学和行为公司财务学的研究,使金融学更接近现实;加强法和金融学研究,为金融立法和监管的价值取向提供经济学判断。
  • 详情 中国股票市场IPO定价的效率分析
    摘要: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的方法来考察新股发行定价逐渐市场化以后我国新股发行价制订的相对效率以及一级市场高额初始收益率的组成。我们发现:1、随着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市场化改革的推进,1999-2001年新股发行定价的效率逐渐提高;2、IPO市场上不存在普遍的发行价被故意制订得偏低的现象;3、二级市场的非理性因素使新股的交易价被过度高估,造成我国股票发行市场的严重"价值低估"现象。
  • 详情 中国股市已经弱式有效了吗?――一种新方法的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一种新的统计方法来检验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沪市和深市都尚未达到弱式有效,尽管它们的有效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善。我们还发现,A股市场比B股市场有效性相对更高,但没有系统的证据显示沪深股市谁的有效性更高。与大部分研究中国股市有效性的文献不同,我们采用的检验方法适合高频金融数据的特点(如允许任意形式的波动群集的存在),因而结论更有说服力。这些实证结果,对于中国股市中股票收益的预测、资本资产定价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等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详情 全球外汇套利识别的理论和最优套利路径
    摘要: 全球外汇市场中是否存在外汇套利,传统判断方式是识别三角套汇机会是否存在。本文将三角套汇识别推广到识别任意N种货币中是否存在套汇机会。N种货币之间的相互比价形成真实的汇率矩阵A,而汇率矩阵有一些特殊属性: 它的最大特征值lmax可以揭示是否存在套利机会,而对应特征向量 G=[g1, g2, . . gi, . . . gn]T则可以用来表示 “虚拟金本位制度”下各种货币的含金量。通过特征向量之间的对比我们可以构造出无套利(Arbitrage Free Benchmark)的基准汇率矩阵B,将真实汇率矩阵A同基准汇率矩阵B比较,可以得出价值评估矩阵C=A/B, 指明在各个外汇市场各种货币低估或高估的程度从而指出最优套汇路径。由于首次赋予了汇率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以经济学的含义,并建立了直观的套利曲面的概念,将抽象理论形象化。最后通过例子说明以上的理论及识别套利路径的方法。 关键字:外汇 汇率 套利 资产定价 JEL: F31, F37, G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