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风险

  • 详情 金融供应链系统:商业银行群态决策下信用风险测度的新模式研究(第二届博士生论坛)
    本文首次探讨了基于金融供应链模式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价机制。通过选取以上海汽车为核心企业的89家关联中小企业数据,运用主成分logistic回归方法结合传统银行信用评价方法建立风险评价组合模型,并比较分析供应链金融模式与传统银行授信模式的中小企业授信概率之间的差异,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和信用风险评定提供参考。研究得出:传统银行授信模式受到财务指标、市场风险、是否关联交易等静态硬性指标的约束,选择对中小企业实施信贷配给,供应链金融模式下,构建包括交易方式、交易商品的价值、质物变现能力、交易双方的合作情况等变量,有效地提升了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和交易中的谈判地位,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 详情 投资者是根据企业好坏进行投资决策的么?——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证据
    投资者是否根据企业好坏进行投资决策呢?通过构建投资决策指标,我们建立了投资决策和企业优劣的关联模型,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利用2001年到2011年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面板数据估计,结果表明,投资者的决策受到企业收益优劣和市场风险的影响,但并不关心企业经营风险和价格是否被低估,小公司效应在文中没有得到支持。
  • 详情 影响期货合约成败的关键因素
    从研究期货市场均衡条件入手,首先证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操作能为厂商带来额外收益。在竞争条件下,为获得额外收益,厂商必须从额外收益中取出一部分作为投机者主动承担市场风险的报酬,由此证明,厂商支付的套保成本等于市场所需风险溢价是期货合约成败的根本条件,先前研究总结出影响合约成败的因素都是通过影响厂商套保成本或市场风险溢价,进而影响合约市场的运行。其中,现货市场形成价格的自由度、生产周期、现货市场规模与厂商支付套保成本多寡正相关。资本市场回报率、行业上、下游一体化程度、通货膨胀程度、合约设计对市场风险溢价有直接影响。此外,合约标准化要求是为降低交易成本在厂商支付套保成本中的比重,随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市场效率提高,标准化对合约市场运行的影响度逐渐下降。
  • 详情 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膨胀的联动性
    投资者从金融中介借贷投资是现代金融市场的常态。信息不对称及其带来的风险 收益不对称和风险转移问题,会造成风险资产价格泡沫。文章对 Allen-Gale模型(2000)进 一步扩展,用以说明贷款占投资者风险投资的比率变化对资产价格泡沫生成的内在机理和所 产生的影响,贷款比率越大资产价格膨胀越高;并用具体数值模拟分析。这对保证金交易盛 行的现代金融市场风险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详情 借贷比率变动与资产价格膨胀
    投资者从金融中介借贷投资是现代金融市场的常态。信息不对称及其带来的风险 收益不对称和风险转移问题,会造成风险资产价格泡沫。文章对 Allen-Gale模型(2000)进 一步扩展,用以说明贷款占投资者风险投资的比率变化对资产价格泡沫生成的内在机理和所 产生的影响,贷款比率越大资产价格膨胀越高;并用具体数值模拟分析。这对保证金交易盛 行的现代金融市场风险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详情 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创新研究:展期贷款风险定价
    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不同于大企业。针对中小企业对融资产品的差异化需求,如何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是商业银行在当前形式下求发展的契机。基于该背景,文章引入模糊决策理论,在采用相关参变量表征展期贷款特有风险因子基础上,对中小企业作为需求主体的、在信贷市场上已几趋萎缩的展期贷款产品进行风险定价研究,提出了一类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的整合风险框架下的定价模型。文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基于无套利均衡的中小企业展期贷款风险定价,对扩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以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大有裨益。其次,基于文章所提模型的定价能克服现实中的把“浮动比例”作为唯一风险溢价衡量指标、贷款定价随意性较大的弊端。最后,贷款风险定价是科学也是艺术。模糊决策方法的引入,使银行信贷专家的看法直接融入到模型设计中,它对提高模型定价结果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 详情 偿付能力资本需求——基于中国财险公司的实证分析(博士生论坛征文)
    基于保险监管视角,借鉴欧盟“偿付能力II”相关理论,对市场风险运用幂阶转换在险价值(Normal Power Approximation Value-at-Risk),并进行波动率时间序列建模;对保险风险运用精算模型;对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则借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相关标准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财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资本需求。结果显示:偿付能力资本需求(Solvency capital requirement, SCR)是最低资本需求(Minimal capital requirement, MCR)的1.928倍,表明以风险为基础计算的资本需求远大于基于业务量大小的资本需求。
  • 详情 (博士生论坛征文)噪音交易与股票收益
    大量研究表明噪音交易者风险是一种系统性风险,投资者情绪变化会影响股票的收益。个体投资者被认为是市场中主要的噪音交易者群体,研究个体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个体投资者2005年-2009年交易数据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个体投资者对小盘股具有显著的交易偏好,他们的交易行为存在显著的系统相关性,且这种系统相关性不能用市场风险进行有效解释。本文从股票净需求的角度构建 指标对个体投资者情绪进行度量,实证发现个体投资者情绪变化对小盘股和大盘股的收益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是预测股票收益的一个反向指标。
  • 详情 基于鞅测度的流动性风险溢价的测算
    本文研究了在一般市场条件下流动性风险的定价问题。首先借助金融数学和金融工程的无套利思想在鞅测度下对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定价,通过等价测度变换,使可交易资产的贴现价值过程转化为鞅过程,得到了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市场价格,进而给出了流动性风险溢价的计算公式。得到的风险的市场价格在同一市场中对于所有可交易资产都是相同的,并且这一价格对于所有投资者也都是相同的,不会因投资者的风险厌恶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 详情 金融市场波动率测度模型的评价新方法:拟合优度和平滑性
    提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用于评价波动率模型。该方法兼顾了模型拟合样本的能力和模型的平滑性,而避免了经典的评价方法只考虑模型拟合样本能力的缺陷。新方法有利于投资者挑选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和风险对冲能力相对较强的波动率模型。实证例子是估计中国股票市场的行业时变风险:对三大类波动率模型进行了评价,并指出评价方法或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金融市场风险估计或预测的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