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

  • 详情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本文以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等统计方法,建立综合得分模型,比较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绩效变动情况。得出不同并购类型绩效差异性的基本结论: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并没有给企业的业绩带来明显的提升。在分析了实证结论之后,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应当充分发挥政府在上市公司并购中的积极作用,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防止为了追求暂时的政治利益而牺牲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上市公司不应当追求扩张而进入陌生领域。
  • 详情 股市并购中目标公司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国内外的大多数实证研究都表明:并购在短期内能为目标公司带来显著的价值升值,而对升值的价值在长期内是否存在的实证研究几乎是空白。本文的研究,只是针对目标公司。我们的“搭便车”模型显示,并购短期内能为目标公司带来显著的价值升值,但入主目标公司的股东最终并没有得到该部分升值。我们选取深市2001年发生并购的120个样本的14000多个数据,利用标准事件研究法,首先验证目标公司短期内是否有显著的超常收益,再验证该超常收益在长期内是否存在。我们的样本数据支持了该模型的结论:短期窗口内的超常收益达到21.63%,而长期窗口内的CAR则为-29.65%。这说明,该模型的理论假设和结论在我们的样本范围内是存在的。这样就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方案:解决该搭便车问题,防止收购溢价流失的一个可能性方案是股权稀释。
  • 详情 外资并购的信号传递与竞争效应分析
    本文考察了外资并购宣告期目标方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市场反应差异,以及外资并购成功实施后目标方相对于竞争对手的长期业绩。本文研究发现:在外资并购首次宣告期,目标方和竞争对手的市场超常收益一正一负;而在外资并购终止宣告期,竞争对手市场超常收益显著为正;被外资并购之后目标方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流动性以及偿债能力都逐渐超过竞争对手,目标方的长期市场收益也在并购后第 3 年高于竞争对手。本文结论表明,在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市场力量悬殊的情况下, 外资并购事件在目标行业传递了行业竞争压力即将加剧的信号;已成功实施的外资并购改变了目标行业竞争格局,提高了目标企业的行业相对优势,削弱了目标方竞争对手的行业竞争地位。
  • 详情 网络产业短期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以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例
    网络产业逐渐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关于其并购绩效的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以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例,用事件研究法对2001-2007年发生并购的样本短期绩效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从对全部并购事件看,该产业并购的市场反应积极,能带来正收益,但反应滞后;市场对该产业并购事件中涉及关联交易的反应冷漠;发生并购的行业所提供产品无形性程度高低与市场对其并购事件的反应强弱成反比。最后,针对结论和实际情况给出意见和建议。
  • 详情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动机与绩效:从产业效应角度的分析
    本文以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开展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产业效应对公司并购动机和并购绩效的影响。在对整体样本的并购绩效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横向、纵向、混合三种不同类型并购的绩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产业创新型并购和非产业创新型并购的产业效应差别进行了分析。从整体来看,产业效应对公司并购的影响可以忽略。同时产业效应对公司并购绩效确实有影响。产业效应对不同类型并购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对混合并购具有积极的、显著的影响,而对横向并购的影响最小。从产业效应的视角来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进行分析,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 详情 境外投资银行并购的发展初探
    本文通过对美、日、欧、台等境外投资银行在近年的并购活动进行跟踪研究,使我们真正把握全球金融服务业变革的内在逻辑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从挑战中得到切实有益的启示
  • 详情 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和监管:我们为什么不能采取美国模式?
    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于2002年12月1日起正式生效。该办法的要约制度的设计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两大收购立法模式相比,在很多方面有根本性的区别。本文详细介绍美国证监会并购立法和监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为什么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立法和监管不能模仿美国模式,同时还要与英国模式有区别。
  • 详情 德隆系:打造资本王国的神话――对德龙集团收购上市公司的绩效分析 D’Long: Creating the Legend of Capital Kingdom――A Perforn
    摘要:新疆德隆集团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自从涉足资本证券市场以来,一直以其出色的经营业绩和成功的资本运营模式雄称深沪股市。通过买壳上市,德隆在资本市场上筹措巨额资金,并以资本运作为杠杆,层层并购,迅速取得产业整合的控制权和操作权,因而其资本运作模式被誉为“后巴菲特模式”。几年来,德隆成功收购了新疆屯河、合金股份、湘火炬等企业,在中国股市形成了德隆系,奠定了其产业基础。打造了中国资本王国的神话。本文采用财务分析、二级市场表现及累计超额收益率(CAR)来考察这三家上市股市的并购绩效,从而既考虑了绩效产生所需的时间因素,又兼顾了并购在证券市场中的短期效应。研究表明,这三家企业在被德隆收购后均获得骄人的业绩:财务指标逐年上升,三家2002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较并购前上升了1354%,1787%和5306%;股价神奇飙升。究其原因是德隆成功地发挥了其自身核心竞争力――“整合力”,因此德隆的产业整合经营理念,为新疆乃至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思路,标志着投资理念的一次阶段性飞跃。 Abstract: XinJiang D’Long Group, the biggest private agglomeration in western China, acquits itself well in stock market depending on the excellent operating performance and successful capital-operating mode. Through buying “shell”(listed corporate) to go public, D’Long raises money in capital market and acquisitions step by step. Soon, it gets control and operating power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e capital operation mode is also called “Post-Buffett Mode”. Over the years, D’Long merges XinJiang TunHe, ShenYang HeJin, Xiang HuoJu, forming the D’Long Series and creating the legend of capital kingdom. Using accounting study, stock price and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CAR) respective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A effects of the three corporate and finds their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all these results can be attributed to D’Long’s great power of integration. Therefore, D’Long’s idea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provides a new train of thought for adjusting the industry structure of XinJiang, and even the whole China.
  • 详情 佣金制度改革及其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分析
    以中国证券市场新近的佣金制度改革为题,本文在综述了在世界范围内的佣金自由化趋势之后,首先分析了在此次佣金改革政策影响下,国内券商经纪服务产品的长期均衡价格及应对策略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为“零佣金”以及“通道服务”与“咨询服务”分开收费。最后分析了本次佣金改革给中国证券业带来的其它主要影响,包括: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提高沪深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加速国内券商的并购整合和不同类型证券经纪商的形成、改变证券经纪业务的经营管理模式、改变市场的波动性特征、为网上经纪业务和证券咨询业的发展创造历史性机遇等。
  • 详情 1998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实践的效应分析
    对上市公司的收购是中国股市近些年出现的新现象,文章以1998年深沪两市发生的全部67家公司的并购为样本,以公司净资产收益率(NROA)和主业利润率(CROA)为指标,将所有样本根据并购原因划分为六类,以并购前2年和并购后3年的数据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并购的效应与得失。在此基础上,还讨论了国企与民营作为收购方的并购效应和并购的有偿转让与无偿划拨方式的不同结果。文章的结论为:业绩较差的公司较愿出让控股权;多数并购是战略性的,获上市地位是主要的并购动力;并购后主业得到明显加强;市场化的战略性并购效果较好,有偿并购的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