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

  • 详情 亏损公司的扭亏行为与手段研究
    摘要: 本文系统考察了1998~2000年中国A股上市亏损公司的扭亏行为,结果发现关联交易活动和重组活动是亏损上市公司扭亏的主要手段,而西方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操控性应计利润--对我国亏损公司的扭亏作用十分有限,主要被未扭亏公司用来做大亏损。另外,我们还发现财政补贴不是亏损公司扭亏为盈的主要手段,2001年12月4日出台的取消PT政策加速了连续亏损公司的扭亏步伐。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Profit Turning Behavior of the A-Share Loss Firms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ofit turning behavior of the loss firms in China’s A share market for the period of 1998 to 2000. We find that, to turn profit, loss firms mainly rely on related-party transactions and restructuring rather than on manipulation of accruals, the main method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reported in the Western literature. However, the loss firms failed to turn profit do intend to take a big bath by increasing the loss amount. The empirical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fiscal subsidy plays no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fit turning of the loss firms and the suspension of PT system put additional pressure on the loss firms.
  • 详情 论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战略
    时值我国银行业2006年底全面开放前夕,国有商业银行的实质性改革迫在眉睫,不良资产问题的解决成为重中之重,许多银行和金融管理公司纷纷发出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呼吁。本文就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实施的极端重要性,相关的制度与政策安排,具体的可行性方案等三方面,做一个大致的评判与分析。
  • 详情 中印外汇储备比较分析
    随着印度经济改革和经济快速增长,印度外汇储备规模在不断增大,目前已居世界第6位。由于中印两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分析两国外汇储备,可以揭示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积累和管理方面的异同,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提供参考。本文结合数据对两国国际储备规模与结构、外汇储备来源、外汇储备使用、外汇储备与名义汇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除了外汇储备增长趋势相近外,其它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
  • 详情 我国股价指数成份股调整的价格效应和成交量效应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2002-03年1月间深成指调整的价格效应和成交量效应,结果表明加入(剔除)股票在调整日有显著的正(负)异常报酬,成交量上升。加入股票的价格经历了永久的上升,剔除股票的价格则回复到了先前的水平。但在1997、1999年的两次调整中并没有观察到类似的现象,这可能与我国投资基金迅速发展有关,股指调整导致基金增持加入股票和减持剔除股票。另外,加入(剔除)股票在调整日后成交量显著的下降(上升)。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成份股和非成份股有无相近替代品的不对称性。 Changes in the Shenzhen composition index Abstract: This study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price and volume effects of changes in the Shenzhen composition index from 2002 to January 2003.On average,Pric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in the event day for stock added with partial post-event reversal; while price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in the event day with full post-event reversal for stock deleted. Trading volume both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in the event day.but we haven’t see the same phenomena in the index changes of 1997 and 1999 ,it maybe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vestment fund. Furthermore,Long-term trading volume drops(rises) significantly for stocks added(deleted). These evidences maybe due to the asymmetry between ineex stocks and non-index stocks that have substitute.
  • 详情 转轨时期企业信用博弈分析――对转轨时期企业信用恶化现象的一种新解释
    本文通过对企业信用的内在决定机制进行博弈分析,证明了我国现阶段企业信用状况的恶化明显带着转轨经济时期的特征。企业信用状况的恶化的原因主要是转轨经济时期企业信用制度(主要是信用信息系统)不完善和企业退出成本过低。因此,解决我国转轨时期企业信用恶化问题要加大对企业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加企业的退出成本、加快企业企业信用制度特别是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完善。
  • 详情 中国证券市场风险特征的实证研究
    本文以周和月为考察时段分别测算了中国证券市场总风险水平、系统性风险水平和十个主要行业的风险特征。我们研究后发现,1993-2001年中国证券市场总风险水平平均为0.084(收益率标准差),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比例平均为51.23%;1993年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比例最大,为70.3%,2000年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最小,为29.35%;尽管1993-1998年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1999年中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又有所回升,2000年下降到最小值后,2001年又几乎恢复到1996年的水平。因此,中国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比例较大的特征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证券市场上个股齐涨齐落现象仍旧突出。此外我们还发现,以不同时间段测算的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且每个年度的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比例的变动趋势也没有显著差异。个股和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系统性风险占总风险比例没有显著差异的事实表明,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证券市场发展,我国有必要建立证券市场风险对冲机制,尽快推出风险对冲工具。
  • 详情 解读保险业霸王条款
    “霸王条款”广泛的存在于我国的各种行业中,市场中普遍存在的“霸王条款”多数是一些店堂公告等,这些“霸王条款”一般比较明显。但是在保险业这个特殊的金融服务行业中,因为其业务主要是通过签订合同来办理,而且制定合同的人员一般都是些很专业的人员所以很多情况下其制定的一些“霸王条款”有着很强的隐蔽性。在这里我主要司通过对保险业“霸王条款”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案。
  • 详情 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与国外商业银行破产的成熟立法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缺陷。现行处理银行危机的方式也表露出诸多弊端。因此,有必要排除理论和实际的障碍,制订一部行之有效的《商业银行破产法》。
  • 详情 对欠发达地区地、市金融机构股份制整合的构想
    正式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制度对外的承诺已经进入的实质性的实施阶段,为了应对加入WTO后对我国金融体系所造成的冲击,我国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采取措施,加快了在体制上、制度上、人事上、业务上的改革步伐。为更好地优化和整合自身资源,国有商业银行在加强与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业务联合、收购进行股份化改造的同时,对经济效益不好的欠发达地区的基层机构,采取了战略性退出。一些经营亏损,负担过重的支行乃至中心支行,被撤消或缩编。 由于历史的和自然环境等原因,欠发达地区在建国后五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发达地区形成了较大的差距,而在前些年的企业转制过程中,由于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行政首长没有注意到保护金融的重要性,采取以逃废银行债务为目的的企业改制,使本来就发展欠佳的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直线下降。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利益因素的驱动,再要国有商业银行像原来那样,不顾自己死活地去支持地方的发展已不可能,银行“嫌贫爱富”的本性已逐渐体现,对欠发达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实行战略性的撤并,就是残酷的现实。 然而,国有商业银行并非十分愿意这样从自己经营了几十年的阵地上撤出,而是出于无耐。因为,如果从一个地、市将机构撤并,国有商业银行本身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首先是对撤并行职工的安置和处置问题,还有原有债权、债务的转移问题、设施网点的变卖问题等等。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是不是只有撤并这一条路可走呢? 怎样解决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资金需要与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基层组织效率低下、亏损严重之间的矛盾呢?该论文进行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就是在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彻底进行股份制改造之前,对欠发达地区的基层金融机构进行局部的股份制改造整合,即对欠发达地区现有的各金融机构的资产进行股份化细分,由各家按相应的持股比例,共同组合成一个股份化管理的新的区域性股份制金融机构,也可以说是区域性的金融控股公司。这一新的金融机构以标准的股份公司方式发起设立,由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等重大事项由董事会作出,新的金融控股公司由聘请的具有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专业CEO进行管理和运作。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根据其所持有的股份比例,在新的公司中行使投票权。文章还就这一改革的思路之所以可以成立的几点原因进行了分析。
  • 详情 论建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9+1+1”模式
    上市公司信息造假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是现实经济中的两大突出问题,其根本原因则在于缺少一个与主板市场相匹配的OTC市场。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应该是一个全国市场与地区市场相结合、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相匹配的包括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区域性OTC市场在内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作者通过对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融资需求和资本市场五级价值增值规律以及从10个现实方面所进行的独到分析,充分揭示了在我国建立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必要性;进而讨论了目前我国各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9+1+1”模式,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地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