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

  • 详情 中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套期保值效果实证分析
    期货市场的一大功能是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效果是衡量股指期货标的指数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根据组合投资套期保值理论,运用最小方差法,以中标50和道中88指数模拟现货股票投资组合,实证分析了五只我国统一市场基准指数新富A200、沪深300、中标300、新富A600和道中600的套期保值效果,结果显示新富A600的套期保值效果最佳。
  • 详情 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动态相关性研究
    本文使用非对称动态条件相关函数(ADCC)模型,研究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由于经济运行情况和宏观政策等外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两个市场的相关关系存在结构性变化,同时两个市场对冲击的反应程度也不尽相同。本文还揭示出对股市-债市联动来说,其相关系数收到联合负冲击的影响要大于联合正冲击的影响;而对股市-股市联动来说,联合正冲击的影响要大于联合负冲击的影响。本研究对投资组合的构建、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控制有重要价值。
  • 详情 中国票据市场的现实制度约束及发展趋势——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票据市场制度变迁研究
    本文使用非对称动态条件相关系数(ADCC)模型,研究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由于经济运行情况和宏观政策等外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两个市场的相关关系存在结构性变化,同时两个市场对冲击的反应程度也不尽相同。本文还揭示出对股市一债市联动来说,其相关系数受到联合负冲击的影响要大于联合正冲击的影响;而对股市一股市联动来说,联合正冲击的影响要大于联合负冲击的影响。本研究对投资组合的构建、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控制有重要价值。
  • 详情 中国证券三因素定价模型实证研究
    本文采用1994年至2006年我国深沪两市的相关年度和月度数据,对解释单只股票收益率的三因素模型在中国资本市场分组数据中的适用性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通过构造解释股票组合超额收益的三因素模型,对中国股市股票组合的超额收益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在对个股的定价中,内在价值因素、技术因素和流动因素对股票收益率均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技术因素,其次是流动性因素,最后才是内在价值因素。(2)三因素模型对小规模成长股(SG)的解释力并不高,而对其他五组股票(SN、SV、BG、BN、BV)均具有较好的解释力。(3) 通过对投资组合超额收益率的三因素模型的实证发现:三因素模型对高流动性类股票具有更好的解释力;技术因素即市场指数(大盘情势)明显地反应出对股票组合的收益率的风险定价因素。内在价值因素对股票组合的超额收益的解释力不显著。
  • 详情 我国A股市场行业板块轮动现象研究
    本文以行业板块指数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在我国A股市场交易的25个行业板块归为12个大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GARCH 模型研究不同板块之间存在的波动溢出和信息传递关系,以描述和解释行业板块轮动特征,分析认为行业特征及行业相关性是板块轮动的基础,而投资者预期的改变则是轮动的主要因素,而利用轮动特征可构建有效投资组合。
  • 详情 三因素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Fama和French(1993,1996)的因素模型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更好地描述了股票收益率横截面数据的变动,我们采用深市最新的股票数据(1996.01-2003.12)对Fama和French(1993,1996)的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进行了检验。在国内我们首次论证检验了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是成立的,而且我们对三因素模型回归系数的稳定性和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检验了我国证券市场上是否有“新年效应”现象,得到我国证券市场的低账面市场比公司(除小规模公司)具有“一月效应”,m/M组合具有“二月效应”。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投资组合选择、预测、决策及其业绩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 详情 信息冲击与流动性溢价
    本文研究了信息冲击下流动性溢价问题。传统模型认为流动性溢价是不显著的,结论与实证结果相矛盾。本文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加入信息冲击,将摩擦市场动态化,构造出新的模型,并给出了最优消费投资组合解。结论表明,与传统模型相比较,加入信息冲击后,交易成本的变化对最优消费投资组合解和流动性溢价的影响显著增大,从市场层面解释了传统模型与实证结果直接的矛盾,并说明交易成本在资产定价模型中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相对于传统模型,本文的结论更加符合现实。
  • 详情 流通权分割影响公司价值吗——关于“MM定理”的一个深化扩展框架
    以我国的股权分置为原型,本文抽象出流通权分割的问题。然后以MM定理Ⅰ的假设为基础,运用投资组合复制法论证了企业价值与流通权分割结构无关,从而将 MM定理Ⅰ扩充到了流通权分割的情形。本文同时扩充了MM定理Ⅱ。文章还指出,资产定价的流动性效应和本文的研究结论本质上是一致的。最后,应用这一最新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我国的股份分置及改革问题。
  • 详情 中国股市动量投资策略和逆向投资策略的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市场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假设,采用买入过去赢家卖出过去输家的投资组合,对中国股市的动量投资策略和逆向投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而且,将Lo和Mackinlay(1990)单期收益分解拓展到多期,对组合收益进行分解。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 详情 对金融风险度量的一些看法
    用什么来度量金融风险的大小?用方差、半方差、分位数差……等等都是度量不确定性的程度,它们与风险有关,又不完全是风险;用风险额(值) 来度量,它是可能损失的极端值,也不是风险的大小;一种比较直观又符合人们对风险认识的指标是“投资发生损失”这个事件出现的概率大小。这个概率大,相应的风险就大;这个概率小,相应的风险也就小。本文就是从使“发生损失”这一事件出现的概率最小来导出投资组合的选择,并讨论有关的一些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