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

  • 详情 沪深300指数期货的价格发现与波动性外溢——基于仿真交易日数据的经验研究
    本研究是在我国没有指数期货实践但不久将推出情况下进行的超前研究。为了检定指数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对20061101至20071031仿真交易的日成交资料,分别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常条件相关二元GARCH模型,同时检测指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发现功能及波动性外溢现象。主要结论为:在价格发现功能部分,不论长短期,现货市场相对期货市场较具主导地位;在收益波动性方面,两市场都有波动聚集性现象,存在双向的波动性外溢效果,长期而言,指数期货交易加大了现货市场的波动性。研究结果为将来上市指数期货交易提供了经验支持,并为指数期货推出后的风险控制奠定了基础。
  • 详情 中美玉米期货的套期保值比率与绩效比较研究
    本文对自2004年恢复上市以来的我国DCE玉米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比率与绩效进行研究,并与同时期的CBOT玉米期货相比较,为克服数据量较小的困难,本文运用新技术——协整序列分解模型进行研究,采用更一般的数据选取方法,分别得到了两个期货市场的不同期限的(一日、一周和二周)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与套期保值绩效,研究发现:DCE的玉米期货的套期保值绩效远远低于CBOT,我国玉米现货市场不够发达是导致期货套期保值绩效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 详情 国内外金属期货市场“风险传染”的实证研究
    本文比较研究国内外金属期货市场“风险传染”,并提出了波动溢出项。我们发现国内市场存在特有的期铜向期铝的单向波动溢出,不可预期的随机行为导致铜市场风险在铝市场被放大。而且,宏观经济因素不是波动溢出的主要内因。另外,国内金属期货市场对宏观经济冲击反应具有非对称性,国内金属期货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作用具有非对称性。我们建议关注期铜风险;应避免在期铜价格波动较大时,推出新金属期货品种;进一步培育期铝市场。
  • 详情 上海期货市场流动性研究
    本文深入研究了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天胶三个期货品种的市场流动性,结果发现:(1)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三个期货品种中,铜期货流动性较好,铝和天胶的流动性相对差些,并且除铝合约流动性在2003年略有下降外,各品种流动性均保持较好的上升势头;(2)同一期货品种的流动性不存在日周效应,但存在明显的月度效应;(3)期货合约流动性具有明显的到期日效应;(4)各品种在每个交易日开盘阶段和收盘阶段流动性变化较大,其余时间相对比较平稳。除刚开盘的第一个五分钟外,铜合约的日内流动性大致呈U字形曲线,铝期货合约流动性比率的日内分时曲线为倒L性形曲线,天胶合约流动性的日内分时曲线则呈倒S形;(5)集合竞价制度对期货合约流动性有不利影响;(6)成交量、持仓量、和波动率对各品种的流动性比率都具有显著影响。波动性对期货流动性具有负面影响。交易量和持仓量对合约流动性具有正面影响。换手率对不同品种流动性的影响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铜流动性的影响为正,对铝和天胶流动性水平基本没什么影响。
  • 详情 股票价格变动的方式与预测
    内容简介 笔者在充份吸取当今世界证券投资理论及方法精华的基础上、从物理学、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的一些原理中得到启发,经过九年对全球几个主要股票市场股价指数及外汇市场汇率数据的实证分析与实际的股票、期货交易,独创出一种全新的股票投资理论及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困扰全球证券投资界近百年的世纪难题――股票价格变动是否随机的问题、对股票价格历史序列进行精确测量和科学分类的问题、对未来股票价格变动进行预测的问题。该理论和方法的核心是一个描绘股票价格如何变动的数学模型。通过这个数学模型,笔者把投资哲学、投资方法、股价历史序列的统计分析与现实环境中的股价预测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连、相互印证、动态的、适应于全球所有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和外汇市场的投资理论及方法体系。这篇研究报告旨在简介笔者的部份研究成果――即笔者在研究股票价格变动与预测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 详情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农”问题成为阻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三农”问题需要全方位、立体的解决方案。本文着重从农村金融的角度,论述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认为,(1)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是目前农村经济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2)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必须坚持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为主,发展金融市场为辅的政策方针;(3)完善现有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与政策金融,发展农业保险;(4)发展农村存款保障机制,完善期货市场,支持非正式金融存在。
  • 详情 保证金率的确定与标准组合风险分析的应用
    本文的研究表明:保证金制度的设计对期货市场交易风险控制,期货市场交易流动性的改善和期货市场效率的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保证金制度的设计、SPAN系统的原理、SPAN系统的特点以及SPAN计算保证金的流程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阐述了SPAN系统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详情 股指期货异地率先上市的研究及其启示
    评述国外股指期货定价理论和国内外学者对本国股指期货异地上市的研究。指出尚待研究的问题:第一,探究境外股指期货对国内股市的信息传导和价格发现的机理和过程。第二,研究价格波动及溢出效应。第三,研究股指期货市场在大幅下跌时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第四,如何将境外股指期货对国内股市影响与渐进的市场开放程度结合起来考虑。
  • 详情 《市场心理分析法-继基本面分析法;技术分析法后的新创实用分析法》
    期货操作是一个零和游戏。对市场心理的猜测磨合出一股力量,它扭曲了价值回归理论做依据的这种原有的趋势。但依然有多种赢利的模式让我们去赢利。赢利模式有可能是利用了市场机制,有可能利用了别的因素。但这都是赢利的模式,而不是每次单方向的操作都100%的赢利。零合的结果最终会趋向50%,尽管这不会打乱模式,不会影响我们赢利。我们撇开模式先不谈。从学术角度,我们更想从经济学老套的原理或理论中找到单向赢利的理论依据,并以100%的市场准确率来证明它! 但这个想法是不是本身就错了?投资者投机者更多的因为别人怎样做才自己这样做。所以出现了期货市场永远需要解决,但又难以解决的问题:‘我想知道你怎么想,还想知道你想我怎么想’(本句引用)对市场心理分析的重要性慢慢体现出来。基本面分析法和技术面分析法已不能很好的诠释市场行为,反而令人眩晕。 我个人的观点是应该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市场走向。市场加入了人性的成分,这个市场就不是个理性市场。最多是个半理性的市场。所以要用博弈论来解释。但我仍然是有效市场理论的支持者,因为我相信博弈论会发展到完全以理论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
  • 详情 期货市场商品价格及便利受益的实证研究
    在基于商品的金融衍生产品定价的背景下,本文建立了商品现货价格和便利收益的数学模型,并利用上海期货交易所1999 年11 月到2003 年12 月铜的周期货价格和郑州期货交易所1999 年11 月到2003 年11 月小麦的周期货价格估计分析了铜和小麦的现货价格和便利收益所遵循的随机过程。结果表明铜的现货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便利收益具有均值回复特性,小麦的现货价格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便利收益不具有均值回复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