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详情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问题研究
    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需要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人们的普遍共识。但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如何改革,国内外的观点则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尽管现行人民币汇率还存在着种种问题而遭受西方某些国家的强烈指责,但是应该看到,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而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因而,人民币汇率今后的改革也应该遵循其演进的自然逻辑顺序,而不应盲目照搬和模仿,人民币汇率制度也应该有“中国”特色。
  • 详情 论西方金融体系脆弱性理论的逻辑联系
    本文第一部分的引言主要分析了出现银行危机与金融危机的几种可能情况,这几种可能情况将不同程度地造成金融的波动和对经济的影响。指出了研究西方有关金融脆弱性理论的研究状况与金融脆弱性理论间的逻辑联系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西方有关金融脆弱性理论的研究状况。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国外有关金融脆弱性理论间的逻辑联系,同时也分析了西方有关金融脆弱性理论间的区别。
  • 详情 金融市场研究的新视角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全球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和波动性也日益增强,因此,愈来愈多的学者进入金融市场的研究领域,这其中就有许多的物理学者。他们的加盟,为金融市场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经济物理学(Econophysics)。
  • 详情 金融效率理论框架:一个文献综述
    改革以来,中国金融发展呈现出“高增长,低效率”的特点,提高金融效率已成为中国金融发展的关键,因此,金融效率的研究也就成为我国金融理论界研究的焦点。本文从回顾金融效率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入手,通过梳理研究金融效率表现形式的三个层面和影响金融效率的六大因素的相关文献,试图为金融效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
  • 详情 从商业银行经理与企业经理的行为来分析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
    银行不良贷款是产生金融体系脆弱性和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高不良资产对银行和经济有重要影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自1980年以来在181个成员国中,有133个国家都经历过严重的金融问题或危机,占全部成员国的74%。发生金融问题的有108例,其中,由银行不良资产引发的有72例,占67%,发生金融危机的有31个国家,共 41起,其中因金融不良资产引起的有24起,占59%。所以研究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机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背景。本文的结论是:在不考虑市场风险和预算软约束的情况下,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微观机制是委托人监督检查不严格和代理人(借款者)有逃债的动机造成的。
  • 详情 金融效率视角的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研究
    当前,农村金融效率低下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体制的“软肋”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障碍。本文认为,必须从金融产权、金融结构、金融价格、金融业务、金融业内部管理、外部环境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农村金融的运行效率。
  • 详情 人民币汇率研究:文献综述
      本文按研究角度分类,对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部分文献进行了综述,目的在于通过本文的介绍,勾勒出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人民币汇率理论研究的轮廓,并得出一些结论。本文首先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汇率制度的演变历程。在接下来的几部分里,首先讨论了关于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的相关文献,认为由于受中国实际情况的制约,这两种汇率理论难以直接应用于解释人民币汇率水平;然后本文介绍了一些研究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收支(主要是与贸易帐户)方面的文献,发现在这方面学术界还存在较大争论;在第六部分,本文对与人民币均衡汇率有关的主要实证文献进行了介绍并汇总;最后一部分则是关于最近几年来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文献综述。
  • 详情 Z信用计分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检验
    本文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选取了正常经营的上市公司和ST类上市公司各35个作为样本,检验了Altman的Z信用计分模型对国内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并提出了两个改进方案。结果证明,Z信用计分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基本适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进行预测。但是,模型的准确率还有待改进,本文提出的两个改进方案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模型的准确率。本文的研究结果,对银行和债券投资者评估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有参考价值。
  • 详情 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实证研究
    我国的股票市场由于起步晚,功能定位不完全合理,结构性矛盾突出,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中,不可流通的具有廉价投票权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占绝大比重,股票种类设计不规范,行政导向性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因此对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验证必须考虑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制度背景。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首先阐述了有效率资本市场理论(EMH)的含义,然后给出了我们对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基本判断,最后考虑《证券法》的影响,对1999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股票市场两个市场综合指数的日收盘价时间序列进行自相关系数检验和游程检验,得出了中国股票市场非有效性的结论。
  • 详情 论央行金融稳定
    新修改后的《中国人民银行法》把维护金融稳定作为人民银行的三大目标之一,如何认识金融稳定这一职责,并实践好这一职责,本文阐述了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经济稳定的关系,并从支付体系安全、应急机制安排、协调机制运转、稳定职责分解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