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

  • 详情 新汇率制度下我国外汇储备最优币种结构配置的理论分析与实证
    面对已稳居全球第一且预计仍会不断增长的巨额外汇储备这一事实,面对 2005 年7 月已进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这一契机,如何从币种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缓解外 汇储备管理的压力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为研究对象,采 用着重于风险-收益分析的马柯维茨资产组合模型作为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配置的基础理论 分析框架,并通过逐步加入进出口贸易结构、外债结构以及汇率制度等约束条件,来兼顾 考虑外汇储备的功能需求与投资需求。通过收集理论模型所涉及的实际数据,借助MATLAB 中的quadprog函数,本文进行了实证计算。实证结果表明:(一)在进出口贸易结构、外债 结构和汇率制度这三个因素中,汇率制度在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配置上的影响最大;(二)如 果考虑人民币盯住美元,则2007 年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权重为64.27%,相反,如果不考虑 人民币盯住美元,则2007 年美元在外汇储备的权重仅为37.79%。由此可见,在现行的以市 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政府应逐步降 低其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权重,并逐步提升英镑、欧元、日元等币种的权重,以缓解在当前 较为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的外汇储备管理压力。
  • 详情 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截面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一)借鉴了心理学家在赛马赌博中发现的规律,对投资者情绪对股票的截面效应进行了理论推测:认为由于非理性投资者的存在,具有极高成长机会的、处于亏损状态的、上市历史较短的、资不抵债的和公司规模较小的股票更容易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二)基于调整后的封闭式基金折价指标和换手率构建了一个新的投资者情绪指标,选择总市值、市盈率、市净率和上市历史的高低长短来构建特征组合,通过非参数统计和回归模型来实证检验情绪指标的变动对特征组合收益率的影响并做出解释,同时通过考虑系统风险的情绪变化与其他情绪代理变量来验证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市值较小的、亏损的、市盈率较高的股票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而情绪指标对不同市净率组合的影响模式取决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当由于净资产收益率较高而导致组合具有较高的市净率时,组合对情绪波动敏感程度要小于由于增长率较高而导致市净率较高的组合;情绪指标对上市历史不同的股票组合的影响模式并不符合理论预期。
  • 详情 我国A股市场行业板块轮动现象研究
    本文以行业板块指数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在我国A股市场交易的25个行业板块归为12个大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GARCH 模型研究不同板块之间存在的波动溢出和信息传递关系,以描述和解释行业板块轮动特征,分析认为行业特征及行业相关性是板块轮动的基础,而投资者预期的改变则是轮动的主要因素,而利用轮动特征可构建有效投资组合。
  • 详情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溢价实证研究——来自沪深两市2002-2005的经验数据
    在界定公司治理溢价概念基础上,利用Fama-French三因子定价模型检验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公司治理溢价。依据利用32个反映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的指数构建公司治理组合,结果显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规模效应。在考虑市场溢价因子和规模因子的情况下,买入公司治理好的组合股票,卖出公司治理差的组合股票,可以获得8.4%的超额回报。另外,研究发现截距项随着组合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也呈现出增大的趋势。最后从公司治理价值相关性的视角解释了治理溢价的存在。
  • 详情 股票久期与负债导向下的养老基金利率风险测量
    本文采用久期技术探讨了负债导向下的资产组合利率风险测量与管理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Lewin 和Satchell提出的股票久期模型,然后基于股权自由自由现金流模型建立了一个简化的股票久期模型,以这两个模型为依据,计算出我国上证50指数成分股的总体久期值分别为18和25。在此基础上,论文把股票久期应用到养老金资产负债的利率风险测量,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社保基金的投资存在负的久期缺口,引起这个缺口的主要原因是社保基金资产配置中银行存款比重过大,文章最后对社保基金投资的利率风险管理提出了资产配置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定量地估计了养老金资产与负债总组合的利率风险。
  • 详情 三因素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研究
    Fama和French(1993,1996)的因素模型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更好地描述了股票收益率横截面数据的变动,我们采用深市最新的股票数据(1996.01-2003.12)对Fama和French(1993,1996)的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进行了检验。在国内我们首次论证检验了三因素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是成立的,而且我们对三因素模型回归系数的稳定性和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我们检验了我国证券市场上是否有“新年效应”现象,得到我国证券市场的低账面市场比公司(除小规模公司)具有“一月效应”,m/M组合具有“二月效应”。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投资组合选择、预测、决策及其业绩评价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参考价值。
  • 详情 信息冲击与流动性溢价
    本文研究了信息冲击下流动性溢价问题。传统模型认为流动性溢价是不显著的,结论与实证结果相矛盾。本文在传统模型基础上加入信息冲击,将摩擦市场动态化,构造出新的模型,并给出了最优消费投资组合解。结论表明,与传统模型相比较,加入信息冲击后,交易成本的变化对最优消费投资组合解和流动性溢价的影响显著增大,从市场层面解释了传统模型与实证结果直接的矛盾,并说明交易成本在资产定价模型中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相对于传统模型,本文的结论更加符合现实。
  • 详情 股票的流动性风险测度研究
    流动性是市场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证券的流动性是指证券的变现能力。在一个流动性好的市场上,交易者能够以较低的交易成本、快速进行大量交易,且不会导致价格发生显著波动。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大小直接影响证券市场功能(互通有无和价格发现)的实现程度。 流动性风险与流动性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它可以理解成由于各资产流动性水平的差异(包含平均流动性水平与流动性变动的不确定成分)而导致的资产持有者在出清资产时由于市场冲击所遭受的资产损失的可能性。相对于流动性,流动性风险这个概念更直观,而且更具有实用性。 一般来说传统度量流动性风险的方法是使用股票的平均流动性水平(即横截面上的风险),近几年在流动性风险的测度上,研究者逐渐考虑到了股票的流动性在时间维上的波动性(即纵向风险),这使得对流动性风险的度量更加符合实际。本文在以上两种流动性风险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横”与“纵”两维上的新的流动性风险测度模型——流动性“成本-风险”矩形和等流动性风险曲线,并按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07支A股股票进行了排序。 在股票组合的流动性风险的度量上,本文选取了最近比较流行的度量金融时间序列相依关系的方法-Copula技术,这种技术用来描述和分析变量间的相关结构。运用 Copula 理论我们可以构造灵活的多元分布,而且其在刻画不同金融时间序列的尾部相关性——相关性极值(dependent extreme values)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一点与金融危机来临时各股票流动性间的相关性增强恰好相一致。以基金嘉实增长(070002)2005年6月30日公布的持舱股票为样本(在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后选取其中持股比例最大的五支股票),在股票组合的流动性风险测度上,本文用t分布对各股票的流动性的纵向风险进行拟合,并用多元t-Copula技术(MVT)与Monte Carlo方法对股票组合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使用Copula技术与未用Copula技术的流动性风险相比其VaR值较大。
  • 详情 流通权分割影响公司价值吗——关于“MM定理”的一个深化扩展框架
    以我国的股权分置为原型,本文抽象出流通权分割的问题。然后以MM定理Ⅰ的假设为基础,运用投资组合复制法论证了企业价值与流通权分割结构无关,从而将 MM定理Ⅰ扩充到了流通权分割的情形。本文同时扩充了MM定理Ⅱ。文章还指出,资产定价的流动性效应和本文的研究结论本质上是一致的。最后,应用这一最新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我国的股份分置及改革问题。
  • 详情 关于投资者行为和股票价格行为
    这篇研究报告概述笔者在投资者行为和股价行为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对传统技术分析的科学内涵和目前技术分析理论科学水准偏低的原因作了简要的说明。论文还对导致有效市场理论与股票市场现实完全不符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此外,论文还对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金融学的不科学内涵作了简要的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