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

  • 详情 我国股票市场的网络关注度效应—— 一个基于和讯关注度的实证检验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对普通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日益明显。根据行为金融理论,有限理性的投资者仅能关注有限个数的股票,由此对股票的网络关注度会驱动投资者基于注意力的购买行为。本文采用和讯网的个股关注度数据,利用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的网络关注度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当日高关注度的股票会带来当日及其次日的高换手率和高成交量。然而,关注度对收益率的影响存在反转性,关注度对当日收益率有正向的影响,对次日收益率却产生了负向影响。此外,本文还检验了新股的关注度效应,发现上市首日及前日的关注度对股票收益率、市盈率和换手率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实证结论为我国股市存在基于注意力的购买行为提供了依据,并表明机构投资者和庄家有可能通过网络媒体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利用投资者的行为偏差获取收益。
  • 详情 证券价格波动的交易性条件反射模型
    基于解析的成交量价概率波分布函数,用成交量概率描述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和强度,我们根据市场群体的心理行为,构造了一个关于价格波动和收益信息的交易性条件反射的理论模型。应用此模型对中国股市高频数据检验,我们主要有以下发现:1)总体来说平均收益率与交易性条件反射强度变化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在泡沫破裂前、后两个时期,它们之间的正相关缺乏显著性;3)比较特殊的是上证指数在牛市上升的一段时期内,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我们的模型和实证能够同时检验股市中的处置效应和羊群行为,并且解释过度交易等市场异象。
  • 详情 阿莱悖论及行为金融权重函数的实验经济学检验
    不确定性决策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阿莱悖论和行为金融的实验结果是不确定性决策中“非期望效用理论”发展的基础。为了检验阿莱悖论和行为金融权重函数的性质,本文在广泛的群体组织了经济实验,结果表明阿莱悖论和行为金融学中决策权重函数的性质在并不是普遍成立的。本文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学者在海外华人相关实验结果相印证,对以阿莱悖论和行为金融权重函数为基础的理论体系构成了根本性的质疑,为新的不确定性决策理论发展提供了实验依据。
  • 详情 基金期权:金融创新和产品设计的新方向
    随着我国基金业的迅速发展,与基金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是今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对基金期权这一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的新工具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通过分析真实世界行为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我们推导出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并针对性的讨论了恰当的衍生证券解决方案。我们的分析显示,基金的价值增长过程能够在市场完备化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真实世界的行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可以写成基金的价值增长过程简单期权的形式。本文的分析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和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详情 股指期货价格波动的溢出效应:一个定性的分析
    本文是针对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所做的相关研究。股指期货是最近几年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行为金融的理论阐述了股指期货价格波动溢出的机理,如波动如何起源,有何特征,如何传递与扩散,从定性层面上对价格波动溢出作了一个分析,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此效应。
  • 详情 投资者交易行为与市场波动研究进展与评注
    投资者交易行为与市场波动关系是行为金融和资本市场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旨在反映这一领域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本文首先指出当前研究忽视了这一方向,但其具有重大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其次从有限理性和非理性出发,分析了传统金融和行为金融在对待投资者行为上的分歧;综述了投资者交易行为与市场波动的互动关系,指出目前对于机构投资者的稳定作用存在争议;最后评注了现有研究在框架、数据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 详情 中国基金市场中的现状偏好现象研究
    现代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表明,现状偏好作为人们的一种行为选择,是经济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在西方国家的基金市场等资本投资领域,现状偏好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本文以中国基金市场过去现金流入的增长对当前先进输入的增长的影响来衡量现状偏好,并选择2001至200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状偏好系数不显著,这说明中国基金市场不存在现状偏好现象。我们进一步的讨论发现,现状偏好现象的不存在并不是由于中国基金市场具有效率造成的,相反,市场投机氛围浓厚是基金市场现状偏好不存在的重要可能原因。
  • 详情 我国基金经理投资行为实证研究
    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推动了基金业的迅猛增长,随着基金数量的增多,作为管理基金的基金经理们的作用和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行为势必会影响到基金的业绩,如何综合评价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有关基金经理投资行为文献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行为度”的概念,并运用多元回归计量方法和突变评价法对我国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投资策略、投资绩效、择股时机选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个人行为模式和基金业绩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最后从行为金融理论角度分析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经理行为偏离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详情 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分析
    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的框架,考虑信息成本和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建立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中国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趋于价值化、长期化,而且上市公司质量、政府监管、机构投资者数量和中小投资者的学习能力对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均有重要影响。基于实证结论和我国现实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 详情 中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研究
    本文以2005-2006年中国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为样本,研究了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所存在的特征。研究发现,第一,分析师总体上对盈余存在乐观预测,第二,随着盈余预测分析师数目的增多和他们之间的分歧的减少,盈余预测准确率能有效提高。第三,分析师对某些行业版块上的预测存在着反应不足或过度反应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