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

  • 详情 中印外汇储备比较分析
    随着印度经济改革和经济快速增长,印度外汇储备规模在不断增大,目前已居世界第6位。由于中印两国具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分析两国外汇储备,可以揭示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积累和管理方面的异同,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提供参考。本文结合数据对两国国际储备规模与结构、外汇储备来源、外汇储备使用、外汇储备与名义汇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除了外汇储备增长趋势相近外,其它方面均存在着明显差异。
  • 详情 我的风险投资观
    作者提出:(1)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是一种合作博弈关系。如果把创业企业家比作千里马,风险投资家则是伯乐。“千里马”必须精心喂养,如果只让它吃普通“草料”,甚至经常吃不饱肚子,“千里马”终将成为一匹“俗马”,因此风险投资家必须对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2)培育上市公司是风险投资的一项战略任务,培育上市公司类似于将0℃的冰块加热到100℃水蒸气,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创业的过程,需要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的患难与共和密切配合。(3)兼并收购在风险投资的现实操作中难度较大,不应成为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中国迫切需要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更需要创业企业家转变观念和塑造一个健康的创业文化氛围。(4)搞好风险投资的退出工作应该从源头抓起,作者倡导出口导向型投资、联合投资、链条式投资和规模投资的理念,主张风险投资与投资银行应该加强合作。
  • 详情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实证研究
    本文研究我国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治理所造成的影响。鉴于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种类较少且规模较小,本文选择机构投资者中的证券投资基金作为研究对象,对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比例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性的研究。
  • 详情 实施QFII后发展中国股指期货的对策建议
    股指期货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投资工具,具有价格发现、规避风险、投机、套利等功能,能够有效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与机制。尽管受到1987年美国股市崩溃的影响而陷于为期近两年的停滞阶段,但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革命的兴起和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以及机构投资者的崛起,股指期货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中国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构投资者的成长以及实施QFII之后,对通过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工具来推动市场深化的要求日益迫切。本文考察了推出中国股指期货的现实需求、分析了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影响及其与国际股灾的关系,最后提出了目前发展中国股指期货的对策建议。
  • 详情 微利时代发展票据业务的思考
    近年来,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节节走低,基层行应理性认识票据市场变化,积极应对同业竞争。 一、对票据业务前景要充满信心。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企业以成本为中心的融资思路,必然促进票据业务的发展。大力拓展票据业务还有利于降低银行资产风险,有利于激活银行与企业、银行与银行、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的资金融通,提高金融资产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二、对票据业务现状要认真分析。票据市场竞争日益充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日渐明显;其他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开始效仿工商银行的票据经营模式。 三、基层行应对市场变化所需的策略调整。加快周转,减少占用;规模运作,以量促利;贴现为主,转贴现为辅;拓宽视野,培育票源。 四、持久发展票据业务的政策建议 。进一步营造发展票据业务的氛围;进一步落实发展票据业务的政策;进一步研究发展票据业务的创新;进一步强化发展票据业务的控制。
  • 详情 基金持有人放弃配售比例与配售部分上市首日超额报酬率-- 改制基金扩募结果的实证研究
    我们以截至2002年6月6日为止,所有已扩募成功,并将扩募可流通部分上市的改制基金,作为研究样本。对于影响“基金持有人放弃配售比例”与“配售部分上市首日超额报酬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结果显示,影响“基金持有人配售部分上市首日超额报酬率”的最主要的因素为“市场中既有相同规模基金的多寡”,在控制了此项因素后,其次具有影响力的因素为“扩募后的规模大小”。 如果基金持有人不是因为筹资上的困难才选择放弃配售的话,则实证结果显示,放弃配售比例大致反映了持有人对于配售部分上市首日市场反应的预期。影响“基金持有人放弃配售比例”的因素,主要为“扩募前的原有规模大小”和“市场中既有相同规模基金的多寡”。
  • 详情 保险公司与医疗服务机构合作现状研究
    武汉地处华中,其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资源、保险业务规模等均居我国中等水平。研究武汉地区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合作情况,对于了解我国现阶段健康保险医务管理状况与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发现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意识双方近年日渐增强,但沟通和交流渠道严重不足,专业管理人员严重匮缺。双方行政主管部门的介入与引导作用亟待加强。
  • 详情 景县民营工业企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景县过去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家乡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突出抓园区”的工作方针,着力实施“以工强县”战略,通过给政策、创环境、搞服务、促改革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全县经济特别是民营工业得以飞速发展,使民营工业成为家乡经济全面腾飞中一个独特的亮点。在为家乡这些变化欣喜的同时,我觉得也有必要深入实地去看一看、听一听,学习一些创业的经验。抱着这种想法,我走访了家乡主管民营工业政府部门,实地考察了几家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搜集了有关数字,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一些个人看法,形成了这份调查报告。
  • 详情 中国金融的市场化趋势与结构性变革
    从对世界各国金融体系演进的实证角度和理论分析,可以概括出“金融市场化”趋势。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是指,在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相对于商业银行体系而言,规模越来越大,活跃程度越来越高;第二层含义是指,相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资本市场对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金融功能,并以其架构精巧的杠杆体系推动着实体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金融市场化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和计划性财政资金配置相比,资源配置方式越来越多地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具体表现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及宏观储蓄结构的演变;二是,在金融体系内部,和商业银行相比,资源配置方式越来越多地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表现于证券化金融资产比率的上升。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进程一方面表明资源配置越来越多地采取金融市场配置方式,另一方面也表明,从静态看,中国的资本市场相对份额较低。中国金融市场化趋势的动因在于居民收入的资本化,即随着居民资产规模的累积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性质逐渐发生变化,已经不仅仅用于消费性支出和预防性储蓄,追求资本收益的资本性支出在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金融的市场化趋势推动着中国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传统金融体系向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现代金融体系演进。因此在构建未来的中国金融体系时,必须把握三点:一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使其成为中国金融体系中最有活力的核心,发挥其对现代经济体系的杠杆推动作用;二是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注重和资本市场对接,其业务创新应围绕资本市场这一平台展开;三是注重协调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的功能互补。
  • 详情 “江淮一安凯模式”一一展示文化在企业整合中的价值?
    近年来,行业内部大企业集团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兼并、重组,呈现出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运作过程越来越难的趋势。被整合的企业,一般都是一块“烫手的山竽”,弄不好将会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果。纵观那些企业之间兼并、重组的失败的案例,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企业文化方面的不相容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文通过对世界上两次大的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失败与成功案例的分析,佐证企业文化的融合在企业兼并重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998年,当戴姆勒―奔驰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宣布斥资360亿美元实现“同等地位的合并”的消息公布时,这场婚姻被称为世界汽车业的“天作之美”。然而,由于企业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使这次大家都看好的整合成为世界汽车业兼并史上的“滑铁卢”。 而同是两个汽车制造大企业安徽省江淮汽车集团与安徽省安凯客车集团公司的整合,却由于采取了文化理念的先期导入,各项要素的优化组合,债权、股权的系列调整,使江淮和安凯的资源优势得到了互补、文化理念实现了“共鸣”、资本整合实现了“双赢”。使这一历时两年半的整合获得了巨大成功。 文化先期导、无形资产整合先行,通道打开后,再进行有形资产的各项整合,正是“江淮一安凯”整合模式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