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

  • 详情 脏盈余会计研究综述
    尽管净盈余会计对会计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会计实践中所采用的大多是脏盈余会计,我国也不例外。国外对脏盈余会计的研究较早,在国外上世纪40年代就有研究脏盈余会计的相关文献,而国内从净盈余关系的违背所引出的脏盈余会计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本文介绍了脏盈余会计的涵义、各国实行脏盈余会计的现状,对脏盈余会计的主要文献进行了梳理。尝试从脏盈余会计的经济模型、脏盈余会计下会计信息的质量、脏盈余会计流量的价值相关性等方面对脏盈余会计的理论研究进行介绍与评述。最后结合我国脏盈余会计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详情 政府质量、投资与资本配置效率
    本文以2005—2007年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事前和事后两个维度考察地方政府质量影响 企业投资和资本配置效率的机理。研究发现,高质量政府可更有效利用市场进行有效的资源 配置,帮助企业获取更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并帮助企业获取外源融资。本文分别用投资对 TobinQ和对现金流的敏感性度量投资效率与融资约束,结果显示,政府质量与投资和Q值敏 感度正相关,与投资和现金流敏感度负相关。相对国有企业,政府质量改善资本配置效率的 功能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相对中央国有企,政府质量改善资本配置效率功能在地方国企中 更显著。事后业绩增长的考察表明,在较高的投资与Q敏感度和较低的投资与现金流敏感度 的地区,投资能显著促进企业增长。上述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
  • 详情 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研究——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本文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实证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会同时导致其后期会计业绩与现金流业绩“滑坡”,且现金流业绩“滑坡”的期限要长于会计业绩的期限,表明真实盈余管理对现金流的影响更为深远。具体来说,异常现金流对会计业绩与现金流业绩的影响最为显著,异常生产成本和异常费用对会计业绩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现金流业绩的影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也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完善资本市场监管提供了经验证据。
  • 详情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银行选址中的应用——以建设银行衡水分行为例
    摘要: 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商业银行网点布局选址进行考察,试图寻找网点布局优化方案和途径。基本过程是:选取10项影响因素指标,对建设银行衡水分行市区16个网点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分类方法都能作为判定网点布局效果质量的依据,因子分析通过将网点的选择指标归纳为营销因子、竞争因子、地理因子和经济因子等4个综合变量,为商业银行优化网点资源配置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依据。
  • 详情 国际环境影响的中国模式效应消减了债市发展活力
    从世界经济变迁的历史来看,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有粗放模式的经济高速发展。经过技术创新形成较强的产业链,从制造大国转向金融强国和科技强国。像中国现阶段的经济模式能够成功转型并非是件易事。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开展业务更多是销售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多年以来,我国的外贸顺差的压力都比较大,这两年贸易摩擦事件频繁。当企业的成本优势消失之后,中国公司将在其他领域竞争。然而,企业在持续的创造工艺能力、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及相应的制度变迁,每一步都离不开金融行业的支持。从历史上看,债市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股市要想吸引社会资金的投资必有价值和政策的明确性。可现阶段的经济和股市告诉我们,在复杂国际环境效应下,中国的债市发展的路途更加坎坷。
  • 详情 非对称信息、外资进入与信贷竞争
    假设中外资银行分别具有信息优势和融资成本优势,本文构建了中外资银行多期动态竞 争的稳态模型,研究发现,中资银行仅靠“禀赋”的信息优势不足以抵挡外资银行进入的冲击, 多期竞争将使得外资银行更加容易进入中国市场,且更加可能成为竞争稳态的占优方。进一步 的比较静态结果显示:客户质量越好、项目收益越大和新市场增长越快,外资银行越可能稳态 占优;稳态占优方的市场份额随着项目收益和新市场增长速度的提高而减少,客户质量在中资 稳态占优和外资稳态占优两种情形下对占优方市场份额分别具有单调和非单调的影响。此外, 考虑中资银行相对熟悉市场的优势,我们对稳态模型进行了扩展分析。
  • 详情 关系的社会价值:关系网络、信息质量与发行审核(博士生论坛征文)
    本文研究信息能否在关系网络中传递并促进社会资源的分配效率。中国公司要在A股上市,必须通过发审委的审核。在发审委中,部分专职委员来自与会计师事务所,通过专职委员构建了会计师事务所和发审委的关系网络。当公司聘请担任专职委员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IPO审计服务时,被审计公司的信息会通过关系网络传递到发审委,从而佐证其提供的正式信息,保证上市公司正式信息的质量,帮助发审委做出选择。而无关系网络的公司因没有传递信息的渠道保证其正式信息质量,在其上市后,市场通过交易会逐渐获得公司的真实信息,从而对其股价进行调整。研究发现,上市后的12月内,处于关系网络中的公司其收益率与市场保持一致,而无关系网络的公司其收益率远低于市场的收益率,同时在六个月后,有关系网络公司要高于无关系网络公司约15%左右并维持这一水平。且这种差别并不能由其他因素来解释。研究表明:关系网络能传递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性,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体现了关系的社会价值。
  • 详情 应计质量、信息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本文在借用DD模型和资本定价模型(CAPM)对我国上市公司应计质量和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外部投资者能对应计质量进行市场定价,较差的应计质量会增加公司的信息风险,以致提高其权益资本成本,同时将应计质量分为固有应计和可操作性应计后,发现固有应计与可操作性应计的信息风险含量存在差异,较高固有应计质量更能降低信息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更为显著,由于应计质量所采用的计量指标是应计的波动性,为此也可以认为盈余中应计波动性越高,则信息风险就越高,权益资本成本也就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资本市场是能区分质量好坏的公司,从而能有效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本文也发现行业因素、账面市值比、企业规模、企业成长性、财务杠杆对权益资本成本影响显著,但对此的解释学术界仍存在明显的分歧
  • 详情 论商业银行CRM的实施
    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是从应对挑战还是从把握机遇的角度来看,客户都是核心。 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还只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全面的分析,从而导致优质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较低。运用CRM体系来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正是为了应对商业银行客户资源竞争的利器。 本文研究基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着重从管理层面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有效的实施CRM系统。商业银行通过实施CRM,能够更好的整合银行内部资源,实现业务流程重组,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最终实现客户价值利益最大化。 希望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 详情 中国上市公司特征与证券分析师跟进
    证券分析师作为证券市场的信息中介,对证券市场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本文研究样本选取2006-2008年上市公司和证券分析师相关数据,分析牛 熊市场转换中的分析师的跟进行为。实证研究发现,分析师对股票的跟进行为与 上市公司特征关系密切。对于上市公司财务特征,分析师们关注成长能力和盈利 能力,不关注偿债能力和收入质量。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越好,分析师跟进人数越 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则分析师跟进人数越多。对于上市公司的其他特 征,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越大、基金持股比例越高、上市时间越短、公司不确定性低 (停牌次数少),则分析师跟进人数越多。并且由于市场由牛转熊的变化导致分 析师对公司财务特征关注程度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