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

  • 详情 上海股市信息散布过程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日内高频数据实证研究了上海A股、B股市场的收益率和交易量之间的同步和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上海股市信息渐达假说较之混合分布假说更有一定的适用性,而且B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要大于A股市场,并进而带来了低效率。
  • 详情 多地上市的财富转移效应:中兴通讯发行H股融资的案例分析
    自2002年5月27日香港媒体首次披露中兴通讯可能赴港上市以来,中兴通讯A股股票价格持续下跌,表明流通股东对于公司发行H股悲观预期,同时,在2002年8月20日中兴通讯临时股东大会上,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流通股东更是对公司发行H股的决议表示了明确的反对。但是在大股东的坚持之下,股东大会还是通过了于2002年年底或2003年年初发行H股的决议。根据财务理论的一般观点,只要公司发行股票是0-NPV行为,那么仅当公司募集的资金用于负NPV项目时,才有可能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经过我们的分析,有理由相信中兴通讯募集H股后进行的投资应该是正NPV行为,因此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流通股东反对是没有根据的,而且通过他们对市场的操纵导致股票价格下降,更反应出了我们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不完善。
  • 详情 赢家-输家组合策略与股票收益率的波动周期
    赢家-输家组合策略是研究在股票市场上是否存在惯性效应或反转效应的工具。但是本文指出,该策略同时也具有探测股票收益率波动周期的能力。在中国A股市场上执行该策略所得到的收益率序列,暗示着中国A股市场上股票收益率的波动具有某种周期性。
  • 详情 全面分析基本面 合理评价A股价位
    我国A股市场市盈率过高,但如果考虑总市值-净资产比则A股价位正常。如果再加上公司效率提高的宽广空间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A股市场就处于被低估的状态了。
  • 详情 交行A股+H股模式对国内上市银行影响不大
    尽管国内上市银行总体估值水平高于全球上市银行估值水平,但与含H股的A股水平相当而估值水平较为合理。但是,大部分上市银行的估值水平已经与全球上市银行估值水平接近,少数甚至低于香港上市银行。如果考虑到含H股的A股价格对H股溢价不低于30%,则国内大部分上市银行价值存在低估。同时,过去一年,含H股的A股中,有业绩支撑的公司的A股价格总体趋势上升而H股向A股靠拢,而国内上市银行业绩普遍稳步增长,因此国内上市银行在国际接轨(首先与香港市场接轨)过程中整体不会受到多大负面拖累,但部分上市银行将有较大上升空间。
  • 详情 中国股市与世界其它股市之间的大风险溢出效应
    本文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A股、B股和H股之间,中国股市与世界其它股票市场之间的极端风险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A股与B股之间存在着强烈的风险溢出效应,B股大幅下跌的信息可用来预测未来A股大幅下跌的可能性;A股和H股之间,尤其是B股和H股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风险溢出效应;B股,尤其是H股,与世界其它股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与此相反,A股虽然与韩国、新加坡股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溢出效应,但它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世界主要股市之间不存在任何风险溢出效应。
  • 详情 中国股市收益动能的实证研究
    本文对沪深两市A股三个月至两年期的动能(momentum)投资策略(买强势股,卖弱势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六个月至两年期的平均收益动能显著为负值。这与国外股票市场的相关研究发现显著不同。通过对普遍适用于美国和其他股票市场的主要资产定价因素(如市值规模,净资产市价比,贝他等)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发现Fama 和 French 的三因素资产定价模型能较好地解释中国股票预期收益的波动性和收益动能。因此, 中国股市中股价历史表现预测未来价格走势的现象基本上归因于风险因素。
  • 详情 中国股票市场分割(1991-2000)的理论探讨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高度分割的市场,这首先表现在它被划分成为A、B和H股三个市场,这三个市场不仅计价货币、交易机制和募集方式不同,而且各自允许开放的投资者对象也严格限定、互不开放。由此,这三个市场的股票价格彼此差别较大。本文重点考察了中国大陆的股票市场分割,其重要体现是中国B股市场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折价问题。在B股市场向国内持有外币的投资者开放之前,大多数上市公司B股价格不仅远低于其A股价格,有的还曾跌破发行价、资产净值和面值。这使得我国B股市场已经成为世界证券市场平均市盈率最低的市场,其平均市盈率只有11倍,这不仅大大低于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大于50倍),也低于国际股市的平均市盈率(15-20倍)。本文认为,资本控制,即投资限制、B股相对于A股的信息不对称和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是形成B股折价的主要因素。
  • 详情 股价涨跌的持续时间与幅度
    由于惯性交易策略收益的可分解性,导致了对惯性现象性质认识的分歧。本文利用Alexander(1961)提供的过滤法则这一工具,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股价涨跌的持续幅度与时间,发现股价的变动具有较强的持续性,足以为套利交易提供获利空间。这就间接指出,股价序列的自相关性可以对惯性交易策略的收益有正的贡献。并且,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价水平、企业规模、企业基本面价值、企业成长性和交易量这5类因素对于股价涨跌的持续性均有着显著的影响。
  • 详情 资本成本与股权风险溢价―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研究
    风险溢价代表了投资者因持有风险资产而要求的额外回报,它对投资者进行投资组合选择和公司制定财务政策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我国股票市场给投资者提供的风险回报是多少呢?本文根据Fama和French(1999)提出的估算上市公司综合资本成本的内部收益率法,提出估算风险溢价的新思路,并运用该方法对1991年―2003年间我国A股市场的股权风险溢价水平进行了估算。经测算,在扣除交易费用后,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水平约为8.83%,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明显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较高的溢价水平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