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三维金融与区域经济相关性分析——来自山东省的例证
    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金融三个维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基础上,对山东省金融发展的三维支持体系现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金融宽度与广度不足是制约山东乃至我国经济向科学发展转变的主要因素。金融体系各个维度均衡发展,合理发展金融深度,拓展金融宽度与广度应是当前金融发展的主旨与趋势。
  • 详情 交易银行,深谙公司金融业务协同之道
    欧美全球性银行的交易银行业务历经多年发展,已经建立起一套成熟的发展模式。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化进程不断提速,银行业务尤其是对公业务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交易银行以其风险可控、资本节约、收益稳定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内银行对公业务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国内商业银行在建设交易银行的过程中,尤其需要健全多层次的协同机制,提升多维度的协同能力。
  • 详情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传递效应与中国通货膨胀动态
    本文在标准的Philips 曲线设定下,通过扩展该模型实证考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作用。本文研究的样本所涵盖的是1993 年1 月至2012 年6 月的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在标准线性模型设定以及Markov 机制转换设定下考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动态变化不仅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地影响着中国通货膨胀动态,而且个别类别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对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的传递效应相对较高。
  • 详情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衡量偏误还是样本选择?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能否用来检验融资约束假说存在颇多争议,投资机会的 衡量偏误和融资约束分组的样本选择偏误对研究的可信性困扰已久。鉴于中国银行为主导的 融资渠道,本文利用银行授信进行分组,通过模型设定检验,发现投资机会的衡量偏误和授 信分组的样本选择同时影响了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统计推断。然而,在控制了二者的 影响后,没有授信的公司表现出显著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但获得授信的公司则没有表现 出这种特征。因此,本文认为,在合理控制衡量偏误和样本选择偏误后,投资-现金流敏感 性可以作为检验融资约束假说的依据。
  • 详情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the cost of equity: Evidence on the moral hazard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This study analyses financial consequence of the moral hazard activities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Using a sample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during 2002 to 2009, we find that firms with a wider divergence between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control rights and cash flow rights are more financially constrained and the cost of equity is significant higher in these firm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otential tunneling and other moral hazard activities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 are facilitated by his excess control rights. These activities have a real impact on corporate financial outcomes.
  • 详情 政府背景、市场化进程与风险投资企业绩效: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风险投资企业绩效受政府背景影响视市场化进程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论文通过风险企业家政府背景、风险投资企业董事会政府背景强度及深度三个维度,刻画了风险投资企业政府背景,以2006年至2010年包括创业板在内的575家有风险投资持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政府背景、市场化进程与风险投资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无论是采用净资产收益率衡量企业现实业绩还是Tobin Q值衡量企业成长价值,高管政府背景都对风险投资企业绩效有正面影响;(2)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高管政府背景对风险投资企业绩效影响更显著。
  • 详情 内部资本市场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本文基于内部资本市场与公司股利政策的相关理论,认为内部资产市场的组织能够影响集团成员的股利政策。该想法通过建立模型,模拟一系列独立公司组成企业集团运营一个内部资本市场,以发放股利的形式来降低外部财务成本,即将现金流通过现金股利的形式从现金富足的公司转移至集团内其他公司,推导出集团内的上市公司比非集团公司支付更多的股利。在此基础上,通过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该想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分析集团成员公司的现金股利与该集团中其他公司的投资呈正相关关系。
  • 详情 投资者态度影响了公司行为吗? 基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考察
    以股利政策为例,本文探讨上市公司的行为是否受到了投资者态度的影响。具体的,我们分析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用分红倾向,分红水平来度量)是否与市场对股利的态度(用股利溢价(dividend premium)来度量)相一致。结果显示,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上市公司的分红倾向、分红水平与股利溢价负相关;而当这一改革完成之后,分红倾向、分红水平与股利溢价显著正相关。本文的研究不仅从新的视角展示了公司行为如何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显示了在后股改时代规范上市公司短期行为的必要性。
  • 详情 同行比较、经理人权力与薪酬变动——对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分析
    不同于传统的“业绩-薪酬”机制,本文从参与约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经理人薪酬决定机制。采用国有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我们发现:(1)如果经理人在上一年度获得的薪酬低于(高于)同行公司的中位值,那么其在本年度的薪酬将显著提高(降低);(2)在自利的经理人的干预下,这种同行比较机制使得薪酬易于上调而难以下调,从而表现出不对称性。本文的结论表明了限制经理人权力在完善公司治理中的意义。
  • 详情 Political Connections as an Endorsement Device
    We investigate how a firm’s political connections may affect its corporate policies. We propose and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firms’ political connections enhance investors’ endorsement of managerial decisions, which elevates firm investment and encourages equity issuance and less cash payout. Using a sample of non-state owned Chinese firms, we find strong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is hypothesis. Specifically,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are less likely to pay dividends and pay less if they pay. The dividend announcement returns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connected firms than in otherwise similar but unconnected firms. Investors prefer firm investments to cash payouts by politically connected firms with high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tend to value these firms’ investment decisions significantly higher. Finally, connected firms are also more able to tap public equity market for external funds. Our evidence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political connections being an investor endorsement device rather than the expropriation device as suggested in the prior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