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银根紧缩与企业短期债务的流动性成本
    我国企业高度依赖短期债务融资, “短债长用”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容易导致企 业在银根紧缩时由于难以续借到期的短期债务而发生流动性成本。本文以我国 2006—2008 年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银根紧缩时企业短期债务的流动性成本进行度量并检验其 是否受产权性质、规模及成长性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发现:银根紧缩时公司的短期债务水平 显著下降而长期债务水平没有明显变化,并且民营公司与小规模公司的短期债务水平下降得 更多;银根紧缩时,短期债务水平较高的公司具有更差的经营绩效,其季度ROA下降幅度 至少比其他公司大 0.2%,并且短期债务的这种负面影响对民营公司、小规模公司或者高成 长公司显著更大。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短期债务水平较高的公司在银根紧缩期间会发 生流动性成本,并且该成本对民营公司、小规模公司或高成长性公司更为重要。
  • 详情 政策调控、杠杆率与区域房地产价格
    本文运用全国37 个大中城市自2005 年1 季度至2009 年4 季度的动态面板 数据模型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理论模型得出的关于杠杆率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 同时,文章将 37 个城市划分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给予实证,结果得到房贷政策调控 至今效果不佳,及其在三个区域的效果可能不同的主要原因,即杠杆率在房地产价格决定 和波动中的影响及表现形式存在不同。并进一步得出结论:房贷政策调控对一线城市的房 价影响最深,但是房价的表现并非单边的;对二线城市房价的单边影响最大,提高首付比 例和贷款利率都将导致二线城市的房价有所下调;对三线城市的房价影响最小,该区域的 房价上涨更多地是由不断升高的土地交易价格驱动。
  • 详情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Real Estate Price Growth in China
    Using quarterly data from 1998:Q1 to 2009:Q4 and monthly data from July 2005 to February 201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key monetary policy variables, including long- term benchmark bank loan rate, money supply growth, and mortgage credit policy indicator, on the real estate price growth dynamics in China. Empirical results consistently demonstrate that lower interest rate, faster money supply growth and loosening mortgage down payment requirement tend to accelerate the subsequent home price growth, and vice vers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actions are the key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change of real estate price growth in China. We also show that hot money flow does not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hange of home price growth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money supply growth. Finally, a bullish stock market tends to accelerate subsequent home price growth.
  • 详情 高管政治升迁与公司过度投资行为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追求政治升迁的动机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配对公司,在高管获得政治升迁之前企业存在更为严重的过度投资行 为,而在其获得政治升迁之后企业的投资不足现象更为严重。此外,非国有企业在高管政治 升迁前的过度投资行为比国有企业更严重。我们还发现,与高管无政治升迁的公司相比,高 管获得政治升迁公司在升迁之前的过度投资额越高,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的损害程度越高。
  • 详情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竞争与发展现状分析——以中信建投为例
    作为资本市场核心的证券市场在整个社会市场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已不言而喻,证券经纪业务历来充当证券市场发展初期的“粮仓”角色。我国证券经纪业务虽然“年轻”,但来自业内外和国内外的巨大竞争压力使得证券经纪业务的各种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同时,为解决影响证券经纪业务健康发展的诸多问题和谋求自身的生存,证券公司也在探索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模式。本文将分析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的竞争和发展现状,结合在中信建投证券公司实践的经历来探讨我国券商经纪业务该何去何从。
  • 详情 女性董事与企业投资行为:基于金融危机的视角
    论文利用金融危机提供的自然实验机会,分析了女性董事的风险规避倾向是 否影响公司的投资决策。论文通过对 2007-2009 年 A 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在金融 危机期间,女性董事比率高的公司投资水平下降的更快,而且这种效应主要集中在过度投资 的公司中。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期间,女性董事比率高的公司倾向于通过减少长 期借款来规避债务风险。论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面临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女性的风险规避 意识有利于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降低债务风险,帮助公司规避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文丰富了我们对公司投资行为的认识,以及女性高管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
  • 详情 风险投资背景与公司 IPO:现象与解释
    本文研究风险投资背景对公司在股票市场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政府背景风 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外资和混合型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 IPO 抑价率较低,股票市场异 常回报率较高,民营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与政府背景支持的无显著差异;如果仅划分为有、 无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参与两类,那么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参与支持的公司相对于那些非外资背 景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 IPO 抑价率更低,股票回报率更高。对影响机理进一步剖析发现: 相对于那些非外资背景的风险投资,外资背景风险投资倾向更加谨慎的投资策略,投资之后 对公司治理结构安排会更加合理,进而公司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这些最终导致公司股票 IPO抑价率较低和回报率较高。
  • 详情 中央银行沟通能够引导金融市场预期吗?——基于 2006-2010年数据的分析
    本文利用2006年10月至2010年9月的日数据,建立金融市场的EGARCH 模型,检验了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市场预期的引导效应。结论表明:我国中 央银行沟通已能够引导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预期形成;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相 比,后者的效力更强一些,并且在口头沟通中,央行行长比其他人更能影响金融 市场预期。主要的政策含义是沟通可以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一种新工具。
  • 详情 中国货币政策的宏观效应与规则设计:实证与理论
    本文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的 SVAR 模型,采用 Narrative 方法和脉冲反应函数,在分解和识别货币政策 冲击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的宏观效应,发现:货币供给水平政策的实施较为随意,宏观调控效果较差; 货币增长率存在盯住通胀的规则,对实际产出具有显著而持续的效应;央行的名义利率政策同时盯住通胀和实际产 出,宏观效应较好,然而对通胀表现出正负交错性效应。然后,在估计中国货币政策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货币 新凯恩斯模型,进一步考察了市场化利率下不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发现:相对于数量型货币供给规则,名义利率 货币规则能最有效的调控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且不容易引发经济波动。基于此,我们给出了中国有效货币政策规 则的设计。
  • 详情 对资本结构理论的排他性检验——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实证设计
    困扰资本结构实证研究的一个难点是如何设计一套实证研究方案,排他性地 证实或证伪资本结构的某个理论支系。本文通过一套排他性的实证设计,观察四个控制子样 本的资本结构调整行为,并推断出哪个理论居于支配性地位。研究结果支持了动态权衡理论, 即公司存在目标资本结构,调整成本阻碍了公司趋近其目标资本结构,调整成本越低,公司 趋近目标资本结构的行为越明显;中国关于股票回购的限制阻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中 国并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融资优序理论和“股权融资偏好理论”无法解释中国公 司资本结构调整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