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中国股票型基金业绩持续性的实证研究
    本文借鉴Jegadeesh 和Titman(1993)的动量检验方法,检验了2000 年1 月至2009 年6 月之 间所有存续时间超过24 个月的中国股票型基金业绩是否存在持续性,结果发现170 支样本基金的业绩在 12 个月内存在显著的持续性,并且这种持续性不能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以及Fama-French 三因 素模型所解释。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Carhart(1997)的方法,检验了基金的各项特征是否对基金业绩持 续性具有影响,结果发现除基金已往业绩外,并未发现基金的其他特征对基金业绩持续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对于投资者选择基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于帮助我们加深对中国资本市场运行规律的 认识具有一定的意义。
  • 详情 金融危机与黄金定价模型
    作为一种特殊的大宗商品,黄金具有商品、货币和避险的多重属性,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黄金表 现出了较强的货币和避险属性。就当前货币体系下的黄金定价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各大类资产时间 序列定价(大类资产定价)的新思路,模型综合考虑了黄金的商品、货币和避险属性,将黄金价值分解为: 商品基准价值、基于汇率(货币篮子)的“隐性货币价值”和主权国家信用违约的风险溢价,并分别以大宗 商品CRB指数、美元指数USDX和美国国债CDS利差等资产价格作为代理变量对其进行定价研究。向量自 回归(VAR)模型研究表明:美元指数USDX负向驱动黄金价格,大宗商品指数CRB、美国国债指数CDS 正向驱动黄金价格;其中大宗商品指数CRB滞后一阶、美元指数USDX滞后一阶、美国国债CDS利差滞后 二阶价格信息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最显著。研究还表明:黄金价格波动率存在聚类性、长记忆性,但不存在 非对称性。
  • 详情 金融结构、流动性创造与货币政策
    金融结构的不断演变,使得流动性的内涵和流动性创造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本文认为, 在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下, 具有较强市场流动性的金融资产被纳入到广义流动性的范畴,在总量上, 广义流动性包括了各种信用形式在内的社会信用总量。 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以证券化的方式 创造流动性,这是一种广义的、内生于金融市场内部的流动性扩张,在过去几年导致整个社会可贷资 金总量的快速增加。流动性创造形式的变化会影响到宏观经济金融的稳定,以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 有效性。因此,一国政策当局应该加强流动性管理、建立以“流动性”为核心的政策框架体系。
  • 详情 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问题探讨
    融资瓶颈限制了汽车金融公司规模扩张和可持续发展。研究证明,资产证券化是解决汽车金融公司流动性的有效途径。我国处于尝试阶段,目前爆发的金融危机对资产证券化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探讨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引入汽车金融公司资产证券化问题;其次结合上汽通用案例分析国内存在的不足;再次从资产证券化操作流程进行理论分析;最后从管理层、汽车金融公司、相关参与主体和金融市场四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 详情 超国家恒值国际货币从何而来?--- “初级世界元”新概念和框架方案
    阐发以国际购买力平价指数为参照体的信用货币定值基准新概念;提供一种非主权、无储备型的初级环球通货设计方案,可与各国主权货币并行不悖,不受强势货币操纵利用,具有高度稳定性、可操作性和无可置疑的信用地位。据此推出一份“初级世界元”“路线图”。 “初级世界元”一旦实施,世界不再有货币霸主,“特里芬悖论”退出历史舞台,铸币税特权、外汇储备和套汇投机走进历史,国际汇率问题因“内化”而消弭于无形,山雨欲来的全球性货币危机警报解除,全球化前景变得更为公正、透明、健康和美好;由此引导全球货币体系从横向大联合(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基石之上朝向“世界单一货币”的高度升级发展,通达实现“同一个世界,同一种货币”的远景目标。
  • 详情 金本位制荣光不再
    金本位制已成为历史名词。当代市场经济是信用货币主导的市场经济。世界已经走上了虚拟的信用货币独占货币历史舞台的不归路。信用货币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它的唯一支撑是对发行者实力的信心。解决今日货币制度的弊病,恐怕只有在“信用”两字上最大限度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而非重蹈属于十九世纪和更早时代的形形色色贵金属和实物货币的窠臼。
  • 详情 证券分析师利益关系、盈余预测与评级偏差
    证券分析师能否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保持其研究报告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是衡量分析师行业健康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全面分析了证券分析师所面临的利益关系对其所发布的信息质量的影响,并收集2004-2009年间1743位证券分析师所发布的54369个盈余预测和股票评级作为样本对模型的理论预测展开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证券分析师为了维护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公司内部投行部门的关系,倾向于发布偏乐观的盈余预测和股票评级;声誉较高的分析师(如《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也同样不能在各种利益关系的漩涡中保持独立,虽然他们在发布盈余预测的时候秉持谨慎的态度以保持声誉的市场影响力,但为维护与机构投资者的关系他们比普通分析师更倾向于发布偏正面的股票评级。这些结果揭示了我国证券分析师独立性缺失的利益根源,并为监管层规范和发展证券分析师行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详情 互联网知道的更多么?——网络开源信息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内容开始逐渐深入地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而影响股票价格与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发挥。本文采用基于搜索引擎的文本语义挖掘的算法获得了一组关于个股网络开源信息内容含量的数据,并据此研究了开源信息在资产定价方面的影响。发现:不断发展中的中文的社会媒体已经开始蕴含对股票异常日收益率有显著解释力的有效的信息内容,甚至包含了交易量指标所未包含的有效信息内容。但是由于Internet还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开源信息内容指标对异常收益率的解释力随个股不同还表现出较大差异。
  • 详情 中国金融面临的挑战
    我们从美国1998年的情况中发现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在把国家储蓄转变为资本投资方面,如果最初的中介方式失败了,其他的一些方法可供后备选择。1998年,美国的银行业取代了资本市场的地位。往常出现的情况跟这正好相反,即资本市场取代了银行业。美国十年前大多是这种情况。
  • 详情 中国货币市场利率的期限风险溢价
    银行间回购利率的期限结构信息中,对利率变动的预期较少,而对期限风险溢价的预期更显著。回购的超额收益具有时变性和可预测性。当利差增大时,市场预期回购超额收益会增加,且预期长期限利率在短期内会下降,因此货币市场存在与预期假设相悖的“预期之谜”。货币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测能力随市场发展阶段而呈现显著变化。本文最后说明根据超额收益的可预测性,可以构建套利组合获得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