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高利率捍卫汇率稳定理论研究综述
    按照传统观点,在遭受投机攻击时,中央银行的典型做法是提高短期利率来捍卫本国货币和汇率制度。但批评者认为,高利率会增加经济增长的成本,反而容易引发信用恐慌和产出减少,使投机者更有动机进行攻击,最后在外汇储备即将耗尽前,中央银行权衡得失后不得不实行浮动汇率制。尽管两方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但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没有哪种说法是决定性的,反对的观点正逐渐取得上风。
  • 详情 银行理财业务中的风险沟通机制
    银行理财业务在我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规模日渐壮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信息披露不及时,营销宣传失真乃至欺骗客户等,对于这些现象,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说,主要是风险沟通的工作出现了问题。对银行来说,发行理财产品,既要在银行内部进行充分的风险沟通,也要与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只有做好这内、外两部分的风险沟通,才算是实现了有效的风险沟通。
  • 详情 企业风险管理(ERM)理论的演进与展望
    企业风险管理(ERM)作为风险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五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从多个领域的分散研究向全面风险管理(ERM)一体化框架的演进,其中风险管理理论和内部审计与控制理论是两大理论来源,风险管理理论经历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财务波动性风险管理向ERM的发展,而内部审计与控制理论也经历了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向企业风险管理的演进,上述两大理论的发展都指向了ERM的方向,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最终实现了集成发展,成为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详情 企业风险管理分析框架研究述评
    2004年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报告发布以后,COSO—ERM 框架也成了企业风险管理的标准框架,但是次贷危机中众多金融机构的倒闭破产,使得COSO—ERM框架的有效性受到了怀疑,发展新的风险管理分析框架成为必然要求。而梳理已有风险管理框架则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本文从风险管理“是什么”、“为什么”和“干什么”三个方面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风险管理分析框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详情 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国际制度改革之新视角
    2009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BIS)面向全球公布了关于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的一揽子政策建议草案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由《增强银行体系稳健性(Strengthening the resilience of the banking sector)》和《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liquidity risk measurement, standards and monitoring)》两份文件共同组成,是对以往国际银行监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但是,征求意见未强调此轮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即:现有制度未能有效维护金融市场竞争,同时,更未能体现以制度破除金融市场垄断的国际趋势。为此,尤有必要从金融竞争制度视角对意见稿进行完善。
  • 详情 关联交易、盈余质量与股权制衡
    本文以2003年至2009年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数据为样本,研究关联交易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以及股权制衡对关联交易的制约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关联交易显著地影响到盈余的质量,关联交易比例与盈余持续性负相关;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有显著的遏制作用,股权制衡也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再融资和避亏盈余管理行为。
  • 详情 我国自然利率的测算及其货币政策价值
    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由来已久,其存量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金融生态环境原因。 在近年来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持续“双下降”的前提下,本文以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信贷激增为 背景,试图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演变轨迹、成因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以设计出防 止不良贷款反弹、控制信贷风险积聚的方法和路径。
  • 详情 当前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态势及其风险控制路径
    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由来已久,其存量的形成有着深层次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金融生态环境原因。在近年来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持续“双下降”的前提下,本文以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信贷激增为背景,试图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演变轨迹、成因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以设计出防止不良贷款反弹、控制信贷风险积聚的方法和路径。
  • 详情 偏条件分布的APARCH 模型研究
    金融收益率分布的肥尾已广为人知,并发展了许多模型来刻画肥尾。另一个特征,即 分布是有偏的,却受到较少关注。我们运用Fernandez-Steel 方法,在对称分布的基础上构 造出有偏分布,并结合APARCH 模型,研究波动率的预测。实证结果发现,有偏性对波动率 模型的拟合和预测都有显著影响,向前预测的步数越多,影响越明显。
  • 详情 异质信念与资产定价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建立市场中存在过度自信非理性投资者的两类代表投资者的三期资产定价模 型,研究投资者内生的后验异质信念与资产定价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发现,投资者的异质信 念平均来说与资产价格的高估程度正相关,但就信号的具体实现值来看,异质信念的增大也 可能与资产价格被低估的程度正相关。本文讨论了各种均衡状态下,信号的具体实现值对投 资者异质信念与资产定价关系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为模型结论提供了很好 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