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中国股市流动性溢价及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实证研究
    流动性与资产定价是目前金融研究的热点之一((O’Hara,2003)。国内外对流动性与资产定价关系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研究流动性 (流动性水平变量本身)与资产定价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研究流动性风险(流动性水平变量自身的方差以及它与其他变量的协方差)与资产定价的关系。研究流动性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具有较深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的存在性即特征以及中国股市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问题。 针对流动性溢价问题,本文基于个股数据,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征,建立了股票市场流动性溢价存在性检验的多因素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变截距回归模型,选择两个流动性因子—换手率、Amivest流动性比率,对流动性溢价的存在性进行检验,得到如下结论:以换手率和Amivest流动性比率为流动性因子的检验结果均表明股市存在流动性溢价现象。 基于个股数据,在对流动性溢价存在性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动性溢价存在性成因的检验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的流动性溢价来自交易频率而不是交易成本,预期收益是换手率的分段线性和整体凹性减函数。 基于市场数据,分别利用换手率和Amivest流动性比率指标作为流动性因子,分别建立了市场流动性对市场超额收益率影响的实证模型和市场流动性对个股超额收益率影响的实证模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预期和未预期的市场流动性共同作用对市场超额收益率和股票组合超额收益率都产生正向的影响,我国股市存在流动性替代效应。 以上的实证结果表明: 我国股市的流动性溢价来自换手率,说明交易频率是影响预期收益的重要因素。 针对流动性风险溢价问题,本文按照Gibson和Mougeot(2004)的基本框架,直接建立二元均值GARCH(1,1) —Diagonal BEKK模型,分别利用沪深300指数数据和沪深300十大行业指数数据,按市场态势分阶段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风险溢价和系统流动性风险溢价动态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系统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溢价,但随样本期的选取、样本的选取以及不同的流动性指标的选取的不同,其显著性也有所不同,同时也说明这两种风险在不同程度上对市场超额收益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动态的。从风险的角度来看,波动持续性的存在会增加投资者未来投资的不确定性。 因此,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必须考虑波动持续性的影响,以便起到规避投资风险的作用。
  • 详情 一种广义Nelson-Siegel模型及实证分析
    本文在总结一些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尤其是被广为使用的NS类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这类模型的不足,本文首先提出一种新的广义NS模型,并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初步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义NS模型的斜度因子和曲度因子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效应。这种模型的特征是它既能够消除各因子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也能够反映斜度因子和曲度因子的滞后影响,因此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 详情 人民币升值对A 股理性估值的影响 ------ 一个上限
    大众和媒体认为我国股票市场2006 年开始的牛市行情是人民币升值所致。本文使用 现代资产定价模型否定了这一说法的价值基础。本文发现:本币升值预期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存在一个上限,该上限由人民币预期升值幅度决定,而且股票价格的变化对人民币升值速度 的提高不敏感。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上,升值预期会使得股票的市盈率一次性上涨,之后将逐 步开始下降,并在升值预期结束时回到长期均衡水平。借此分析,本文得到两个预言:第一、 由于人民币被低估的幅度有限,人民币升值不能为A 股市场的大幅增长提供坚实的价值基 础;第二、股票价格会在汇率升值结束之前进入下降阶段,这一预言被牛市行情后的股市急 跌所证实。
  • 详情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及其评述
    纵观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现代资 本结构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和后资本结构理论四个阶段。资本结构理论经过近五十年的研究历程,人们 对于资本结构的认识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资本结构之谜”正在逐步被研究者揭开。
  • 详情 期权定价的幂律跳跃扩散模型
    本文在Merton 期权定价跳跃扩散模型的逻辑框架之下,进行了两个方面的 修正:本文将计数过程由Poisson 过程修正为带有幂律性质的更新过程,同时对 跳跃的幅度也进行了修正,赋予股票价格运动过程发生跳跃的时间和幅度以幂律 分布特征.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所作出的两个修正可以更加准确的描述股票价格 的运动过程,可以同时得到具有尖峰胖尾的收益率分布和波动聚集性,由此则可 以更加准确地为期权等金融衍生品进行定价,同时也对金融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 工具,因此本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详情 行业、地区和市场信息,谁主导中国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化?
    本文以我国A 股市场为对象,基于CAPM 和APT 理论,建立单变量和多变量 回归分析模型,探讨市场、行业和地区信息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及其程度大小。结果表 明: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一方面个股价格变化同时存在显著的行业和地区联动效应, 但行业效应更强,行业信息主导着证券价格的变化。在控制了市场和地区信息后,行 业信息仍具有信息增量提供能力;另一方面,市场信息的解释能力可由行业信息和地 区信息共同取代;另外,市场竞争越激烈的行业,其联动效应越强。究其原因,与行 业内的公司其基本面之间所存在的显著正相关性相关。
  • 详情 时间序列方法和衍生品定价模型在套期保值中的应用与绩效比较
    本文从马柯维茨投资组合理论出发,把时间序列方法和衍生品定价模型运用到 我国铜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并用实证的方法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在样本内和样本外的套期 保值效果。结果显示:在样本内和样本外,考虑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协整关系的 ECM-BGARCH 模型要比衍生品定价模型有更好的套期保值效果。研究时间序列方法和衍生 品定价模型在套期保值中的应用以及比较其套期保值有效性问题,不仅可以解决套期保值比 率的计算问题,而且能够为我国铜企业的套期保值业务提供有理论指导并且切实可行的套期 保值方法。
  • 详情 股权分置改革降低了信息风险吗?
    本文将异常应计波动作为信息风险的代替变量,在考虑了控股股东性质和治理环境以及新会计准则实施等因素下,研究发现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信息风险有所降低,但这种效果仅存在于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在治理环境差的地区股权分置改革信息风险效果的边际效应更高;而将信息风险分为固有和可操纵信息风险后,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仅对可操纵信息风险有影响,即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能对可操纵信息风险起到及时降低的效果。
  • 详情 The pricing of Synthetic CDO based on the Hybrid model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derivative instrument, CDO is playing a crucial role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With complicated structure, we have developed many pricing models, which all relay on complicated mathematical model. The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mainstream pricing model----structural model and reduced form model. Then we introduced the Hybrid Models based on two formal models, by discussing the parameter of pricing i.e. default probability, default free risk and default correlation. In this paper, we give the hybrid model by Monte Carlo simulation based on copula function. Finally, we consider the pricing sensitivity on various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ches price and pricing parameters is various. For the equity tranche and mezzanine tranche, the price and recovery rate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hile the case is inverse for the senior tranche. We also can conclude that, higher default correlation can lower the price of equity tranche, and have an opposite effect on the senior tranche. The influence on the mezzanine tranche isn’t certain. Furthermore, by comparing two different copula function model, we can get that marginal distribution has different effect on the tranches price.
  • 详情 金融发展、产出结构与长期经济增长
    选取1985-2008年为样本区间,运用主成分方法构造了度量金融发展的系列指数,并考察产出结构与金融发展的交互作用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发展过于倚重规模扩张而忽略了效率提高;与金融结构及规模的作用机制相反,金融发展(效率)拉动投资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但其注重于消费和出口会促进长期经济增长。因而在投资效率低下和出口受阻的局面下,应该在提升金融发展效率的同时加大金融对消费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