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论通胀预期及其管理
    在宏观经济理论中,通胀预期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管理通胀预期”的说法被中央决策层主动提出却是近期发生的新鲜事。本文对通胀预期进行了重新思考,认为通胀预期不总是负面现象。通胀预期能自我实现,也能自我消逝。通胀预期能否自我实现,最终取决于通胀趋势是否真实存在。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通胀预期能否管理以及如何管理,最后还提出了未来挑战及其政策建议。
  • 详情 论我国碳银行业务经营策略与金融学科建设
    金融后危机时期,碳金融学发展将成为金融教育核心学科。本文从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一级碳资产开发与管理、二级碳资产投资与管理等部分展开讨论,分析碳金融学科的发展与我国金融学科建设问题,为适应低碳经济金融发展中的我国金融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 详情 论我国银行业碳会计制度建设
    随着低碳经济金融时代来临,我国碳会计业务将逐步成为企业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国际碳会计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碳会计发展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为经济结构调整期 我国商业银行的碳会计业务提供智力支持。
  • 详情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经营伊斯兰金融
    伊斯兰金融在越来越多国家中获得了发展,随着伊斯兰金融的快速增长,监督机构和从业人员需要尽快熟悉伊斯兰银行进入传统的系统中的经营过程。另外,监管机构还要确保这些新机构能充分结合金融系统的其它部分。一体化进程不仅需要让伊斯兰机构能经营,而且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管理框架以及建立一个有利的金融基础设施。
  • 详情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经营伊斯兰金融
    伊斯兰金融在越来越多国家中获得了发展,随着伊斯兰金融的快速增长,监督机构和从业人员需要尽快熟悉伊斯兰银行进入传统的系统中的经营过程。另外,监管机构还要确保这些新机构能充分结合金融系统的其它部分。一体化进程不仅需要让伊斯兰机构能经营,而且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管理框架以及建立一个有利的金融基础设施。
  • 详情 中国基金托管法律制度的功能分析
    在基金管理治理中,需要设立相应的制度以平衡基金管理人与基金份额持有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作为重要制度之一的基金托管制度,其制度的完善在于确保基金托人具有相应的信息能力,以使得其能够有充分的信息来发现基金管理人的不端行为,以保障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基金托管人制度的目的在于,聘请具有一定信息能力的独立第三方来监督基金管理人(基金公司)运作管理,以此来防止和制止基金管理人损害投资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中国现行的基金托管人制度来说,在功能上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和不足。
  • 详情 次贷危机的伊斯兰金融法视角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在国际范围内金融学家、政治家和金融业的执业者们都在努力探求产生此问题的根本原因。从伊斯兰金融法的视角来看,普通金融体系下的住房按揭贷款及资本市场本身充满不确定性以及过度追逐投机利润是根本的症结。吸取伊斯兰金融的一些核心原则,如金融体系需透明和公正,并旨在造福整个社会,金融危机是可以预防的。
  • 详情 货币:危机背后的黑手
    马克思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必要条件,社会化大生产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充分条件。本文将从货币制度的演变出发,探讨社会化大生产出现的原因,寻找经济危机背后真正的黑手。通过分析不同货币制度下货币属性的变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货币在经济危机中扮演的角色,探讨经济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
  • 详情 二重结构与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本文以中国特有的“二重结构”社会现象为分析切入点,认为一个扩展了的国家能力即包括自身所具有的实力、其行为在技术上的可行性、获利程度以及外在的压力条件等和儒家意识形态的巧妙结合是构成我国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得以实现的充要条件。当这些约束条件随着改革的深入而发生变化时,原有国家主导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将逐步被市场诱致性金融制度变迁所取代。
  • 详情 次贷危机的伊斯兰金融法视角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在国际范围内金融专家、政治家和金融业的执业者们寻找产生此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些人把原因指向监管失力,而有些人归责于对信贷的沉迷和人性的贪婪这一社会文化。尽管这些问题的确存在,从伊斯兰金融法的视角来看,普通金融体系下的住房按揭贷款及资本市场本身充满不确定性以及过度追逐投机利润是根本的症结。吸取伊斯兰金融的一些核心原则,如金融体系需透明和公正,并旨在造福社会以及企业家,金融危机是可以预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