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基金经理个人特征的信号显示:投资能力与投资风格
    本文通过系统检验经理个人特征与基金业绩、投资风格的关系,辨别基金经理个人特征所传递的投资能力与投资风格的信号。我们发现:(1)年龄、基金从业经验、教育程度、CPA/CFA资格、理工&财经双专业、海外从业经验是投资风格的信号;(2)经理所毕业大学的排名既是投资风格又是投资能力的信号。最后,检查了个人特征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基金从业经验和教育程度为影响投资者申赎行为的特征,投资者决策所依据的是投资风格而非投资能力特征信号。
  • 详情 沪深股市泡沫产生及其破裂的实证研究
    中国沪深股市的投资者对财富有着迫切的需求,行为具有“大傻瓜效应”“羊群行为”“小数定理”等非理性特征,外加股市机制上的缺陷、信息不对称、巨额资金的涌入等造就了本轮牛市的巨大泡沫。世界金融危机,中国实体经济的恶化,投资者美好预期的破灭,导致了股市泡沫的破裂。在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防范和消减股市泡沫的建议。
  • 详情 次贷危机影响下美国股市与我国房地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分析——基于BEKK-MVGARCH模型的检验
    本文采用多元GARCH模型对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股市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美国股市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显著的波动溢出效应。这表明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股市震荡和经济衰退等外部冲击,通过一系列的信息传导对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产生了影响。对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详情 内部人出售:流动性需要还是信号发送——基于限售股减持的实证
    本文在内部人交易的框架下研究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行为。利用2007年底以前的减持公告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减持公告市场效应不显著,这说明总体而言市场将减持视为长期压抑的流通愿望的释放。通过对样本进行细化分析,我们发现,公司(或股东)的第一次减持与后续减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市场对后续减持的负面反应更为强烈。同时,控股股东的减持也向市场传递了更强烈的负面信息。基于公司特征的分析表明,规模较大、低B/M比率或高P/E比率的公司减持负效应更为显著。而基于交易特征的分析则显示交易量较小的减持公告造成的负面效应越大。我们的研究表明市场基于公司层次和交易层次的信息对减持交易的动机进行判断,并以此为基础做出反应。
  • 详情 可转换债券与股票市场波动关系研究——基于VAR模型和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
    本文在对可转换债券与股票理论关系、相互影响机制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VAR、等计量经济学和时间序列方法对两个市场存在的动态传导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两个市场的收益率序列的条件波动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表明两个市场对共同信息的反应速度及收益率变化程度是相近的。
  • 详情 深证成指高频数据波动率在跳跃扩散过程的应用
    已实现波动率(RV)是在高频数据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度量波动率的新方法。本文以深证成指的高频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跳跃显著性检验方法、HAR-RV-J及HAR-RV-CJ模型进行了深证成指RV的跳跃特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股市的RV发生显著跳跃的频率要高,并具有跳跃幅度大,波动趋势更激烈等特征;(2)中国股市于2006年下半年之后进入股市泡沫阶段,这导致了股票价格的剧烈波动,而越是波动激烈的时期,显著跳跃发生越频繁,跳跃幅度越大。(3)日均显著跳跃成分会影响日、周均RV,并且显著跳跃会导致股市更大的波动。在建模与预测方面,对数RV具有很强的有用性与可行性。
  • 详情 流动性对股票收益率的负向冲击:一个比较研究
    本文基于流动性度量的成交量方法、买卖价方法和市场深度非参数方法,分别比较研究了流动性对地产指数、工业指数和公用指数股票收益率冲击。结果发现:1. 股票流动性受量、价、时间等多重因素影响,用传统成交量和买卖价差度量流动性具有片面性,非参度量方法下的市场深度结合了两者的信息量,更好反映流动性和收益的真实关系。2.成交量对收益具有正向冲击,买卖价差和市场深度对收益产生负向冲击。3.相比买卖价差,市场深度度量下的流动性对收益产生更明显的冲击。
  • 详情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港美股市联动性分析——基于收益率的实证研究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基于2007年8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的日数据,对上证综合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和美国道琼斯指数日收益率建立了VAR模型,并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证指数日收益率主要受道琼斯指数日收益率的影响,受恒生指数日收益率的影响不大,而且道琼斯指数日收益率前一期值对上证指数日收益率当期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对管理当局制定相关金融政策以及投资者采取合理的投资策略有一定指导作用。
  • 详情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我国证券市场在险价值度量的实证研究
    本文从研究分位数回归模型入手,发现可将置信水平(分位数)内生化于模型的参数估计过程中,克服了在险价值(VaR)的置信水平只能人为外在给定的困难。进一步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我国上证与深证市场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不仅能有效地度量证券市场的在险价值,刻画出在险价值的动态变化,而且还得出了“深证市场比上证市场存在着更频繁的大起大落现象以及两市场均不存在着剧烈的跳跃现象”的结论。
  • 详情 上海证券市场的多分形波动特征及其启示
    金融市场的多分形(Multifractal)特征全面体现了测度对象变化的复杂性,而用于描述这种复杂性的多分形语言则是刻画金融市场波动特征的有力工具。以上证综指的高频价格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分形谱分析(Multifractal spectrum analysis)方法研究了其上海证券市场的多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多分形特征存在于上证综指价格波动中,多分形语言中蕴含了有关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丰富信息。最后初步提出了运用多分形理论所提供的工具来进行波动率研究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