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试论企业组织资本与财务管理创新
    组织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一种价值管理,无疑应当关注组织资本。构建包含组织资本在内的财务管理体系是财务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以组织资本的概念界定为起点,研究了组织资本形成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以及基于组织资本考虑,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创新等问题。
  • 详情 信息透明度与公司绩效——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研究
    本文选用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透明度的代理变量,分析了透明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了信息透明度的内生性和工具变量的有效性。其中公司绩效分为经营绩效和市场价值两个方面,信息透明度对两者的影响不尽相同。在控制了内生性后,财务绩效与信息透明度显著的正相关;而信息透明度对市场价值的影响却是非线性的,本文首次发现了市场价值呈现为先降后升的“微笑”曲线效应。本文的研究支持信息透明度的内生性假设,并且从侧面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水平不高。
  • 详情 社会互动、社会资本和商业保险购买
    本文采用2004年广东省居民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居民商业保险购买行为的社会 互动和社会资本解释。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对居民的保险购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而社会资本 却推动了居民的保险购买。此外,高收人的居民购买保险更积极。我们的研究为发展商业保 险业提供了一个社会结构和社会特征的政策视角,即加强保险业诚信建设,提高居民的社会资 本水平,是推动居民保险购买进而发展保险业的重要手段。
  • 详情 治理环境、控制人性质与债务契约假说
    本文研究发现中国的治理环境、公司控制人性质对债务契约假说产生了不同于成 熟市场经济的一些行为特征。以我国1999 } 2004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结果发现:公司的 负债水平越高,盈余管理动机越强烈。由于政府控制公司的债务约束软化,负债水平对其盈余 管理并无明显影响;而在非政府控制的样本组中,公司的负债水平则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 对作政府控制公司而言,治理环境因素显著影响负债水平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 市场化程度高、政府干预少、法治水平高的地区,这种正向关系更为强烈。
  • 详情 汇率升值、紧缩性政策与经济波动——中国经济会重蹈日本覆辙吗?
    本文以日元升值过程中的“双盯住政策”(盯住外汇市场和盯住实际汇率)为基 础,研究汇率升一值压力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操作方式。经验结果表明:短期内,提高利率紧缩 经济不仅可以实现被动式升值,而且能有效控制通胀率,而主动性大幅度升值可能会陷人类似 日本经历的困境。若利率政策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人民币汇率主动式小幅度升值能 有效抑制通胀;长期中,“紧缩性盯住”(降低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和其他措施)并不一定会带来 经济衰退、为避免“流动性陷阱”,“紧缩性盯住”优于日本式的“扩张性盯住”。文章最后给出 了中国经济不会重蹈日本覆辙的一些政策建议。
  • 详情 外部融资依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非上市企业的证据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是帮助企业降低外部融资成本,解决企业外部 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金融发展往往伴随着更健全的会计、信息披露 制度和更好的公司治理,因而可以发挥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企业外部融资成本的作用。 通过分析33个国家非上市企业的数据,本文发现了与上述理论一致的经验证据:企业越是依 赖外部融资,金融发展对企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这表明,金融发展所带来的企业外部融资 成本的下降,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 详情 农村金融制度中的信贷担保物:困境与出路
    物权法定主义之下,农村金融制度中的信贷担保物较受限制,房屋、宅基地使用 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均不能作为担保物。在有关政策日益松动的情况下,以上不动产、权利均 应允许作为担保物。因此,应对相关立法进行修改,不断扩大农村担保物的范围。
  • 详情 制度错位与重建:对我国信托业问题的思考
    本文从金融机构的特许权价值及其对股东、管理层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角度出 发,解释了经营制度错位对我国信托业困境所产生的基础性作用,并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信托 业制度中依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借鉴美国信托业经营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 了创造和维护信托业的特许权价值是进一步完善我国信托业经营规则的必由之路。
  • 详情 Shibor定价理论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作为中国的“L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推出对于利率市场化进 程有重要意义。自推出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其基准性地位基本得到确立。但是,由于Shibor定价缺乏理论模型和实践经验的指导,报价.随意性较大,导致商业银行Shibor定价能力弱和报价基准性差,制约了Shibor基准的公正性和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分析Shibor的运行机理,运用数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可用的Shibor定价模型,并通过实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和修正。
  • 详情 外资并购的信号传递效应分析——加剧竞争压力抑或提高并购概率
    外资并购事件可能向目标方竞争对手传递竞争压力加剧的信息,亦可能传递再次 并购即将发生的信息。本文以89次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事件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外资并 购传递的信息内容。本文实证结果发现,在外资并购首次宣告时,目标方竞争对手的市场反应 显著为负;而一旦外资并购被终止,竞争对手的市场反应则显著为正。该结论表明,外资并购 事件在目标行业传递了行业竞争压力即将加剧的信号。本文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外资并购成 功实施后,目标方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流动性以及偿债能力都逐渐超过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