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中国股票市场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研究
    本文采用EGARCH与TARCH模型,以2003年6月30日至2008年6月27日的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日收益率为研究样本,对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效应进行了检验,证实了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对信息反应的不平衡,即:“利空消息”对股票价格的冲击大于“利多消息”对股票价格的冲击。
  • 详情 汇率制度演变与宏观经济绩效:文献回顾
    本文回顾了利用不同汇率制度分类方法对汇率制度演变、假说与争议以及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发现,一,由于汇率制度分类方法的不同,经验研究对汇率制度演变及其发展趋势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二,同样由于分类方法的不同,经验研究对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表现也不能形成一致的看法,并且,经验结果与理论预测之间存在非常大的鸿沟;三,一国政府在汇率制度安排上的言行不一致极大地影响了一国的宏观经济绩效。这些发现促使经济学家重新审视不同汇率制度的优劣和对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研究。
  • 详情 人民币最优汇率制度弹性的理论模型与经验估计——基于价格稳定视角的研究
    本文利用M-F-D框架,建立了一个带有随机冲击的小国开放经济模型,考察了以价格稳定和汇率稳定作为汇率制度选择标准时最优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研究发现,政府不同的汇率政策目标会导致不同的汇率制度安排:以价格稳定作为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基本标准,人民币最优的汇率制度安排是某一内解所代表的中间汇率制度;以名义汇率稳定作为标准,最优的制度安排则是固定汇率制度。在理论模型基础上,本文利用OLS方法估计了模型的基本参数,经验地估计了价格稳定目标下人民币最优的汇率制度弹性。研究认为,为了稳定价格,中央银行应尽可能地让汇率变化来吸收外汇市场压力,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向更具弹性的方向转变。
  • 详情 Endogenous Timing and Banking Competition in a Mixed Oligopoly: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China, this paper establishes Cournot, Bertrand and Stackelberg mixed oligopoly competition models with deposit and interest rates as strategic variables between a representative state-owned bank and a representative foreign bank. We discuss and compare the equilibrium deposits, interest rates and profits in different market structures. More importantly, considering the endogenous timing setup and taking the extended game with observable delay as the basic model, we analyze the competition results of the mixed duopoly at different market structures and make numerical simulations in order to get the outcomes of the extended game.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deposit competition with endogenous timing, if two banks have the same deposit return rate, the simultaneous move could become the final result; If the deposit return of the foreign bank is more than twice that of the state-owned bank, all SPNEs of the extended game are sequential, i.e one bank will lead, the other will follow. If the state-owned bank’s profit in Cournot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state-owned bank as the Stackelberg follower, the only SPNE will be (E, L), i.e. the state-owned bank will lead and the foreign bank will follow. Additionally, in the interest rate competition with endogenous timing, if the degree of nationalization is no larger than 75% as well as two banks have the same deposit return rate, the final SPNEs of the extended game are sequential and the simultaneous move can not become the SPNE.
  • 详情 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网站质量之比较
    商业银行网站质量好坏对银行发展影响重大。本文首先从全面性、及时性、方便性、安全性和美学性5个维度设计了商业银行网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修正德尔菲法设计指标权重。之后对我国17家主要商业银行网站质量进行评价对比,结论是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分居首尾。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网站目前存在的缺点,提出简化主页设计,科学分类导航,保护客户信息,创新服务模式和提高科技含量等对策。
  • 详情 《协整理论与波动模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及应用(第二版)》简介
    本书论述了时间序列的协整理论和金融时间序列波动性模型的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在时间序列的协整理论方面,包括单位根过程的极限分布和检验,单方程和系统方程协整关系的估计和检验,非线性、长记忆协整关系的建模和检验问题,协整系统的贝叶斯分析及变结构协整的理论、方法等。在金融时间序列波动模型方面,包括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模型)的各类一维和多维模型体系及各类随机波动(SV)模型的性质、模型参数估计和检验问题,讨论了变结构波动模型的建模及其应用等。金融波动性问题是当今金融分析中的重要课题,本书探讨了金融波动及其持续性的市场机制,建立了在金融波动持续性基础上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金融风险规避策略等。书中详细讨论了高频金融时间序列分析与建模问题,研究了各类高频时间序列已实现波动率的计算方法和统计性质,讨论了超高频数据持续期的ACD类和SCD类两类模型。书中还讨论了小波方法在金融时间序列波动分析和建模方面的应用;讨论了各类连续时间资产收益模型及参数估计的MCMC方法。 本书可作为数量经济学研究人员、有关教师、经济和金融工作者的参考书,亦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 详情 我国股票市场的系统流动性实证检验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显示出个股的流动性受到市场因素的强烈影响,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开始更多地关注市场的系统性因素。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A股的日交易数据为样本,证实了我国大陆股市存在系统流动性,与美国、香港股市相比,这一因素的影响更显著;根据流通股每年的流通市值分组检验,发现我国大陆股市与香港股市相似,存在着“倒U”形态的规模效应;与发达股票市场不同,我国股市系统流动性的显著性比例与流通市值无明显的单调关系。
  • 详情 推出卖空机制对证券市场波动率的影响
    一直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证券市场上是否允许卖空存在很大争议,争议的焦点之一就在于引入卖空机制是否会加大市场的波动性甚至引发市场危机。本文运用非对称GARCH模型探讨了香港市场推出卖空机制前后市场波动率的变动情况,发现推出卖空机制不仅不会加大证券市场的波动,反而使权证券市场的波动率有所降低。
  • 详情 基金流量与股票市场稳定性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由熊转牛,我国基金市场与股票市场出现了罕见的“双向繁荣”景象。但值得关注的是,一旦市场出现逆转,基金会不会对股票市场带来“助跌”作用,成为金融市场不稳定的一个因素?为此,本文首先对西方学术界就基金流量与股票市场稳定性关系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国外基金流量与股票市场稳定性关系的历史证据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基金流量与股票市场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维护我国金融稳定性的相关建议。
  • 详情 资产证券化对美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渠道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产证券化的迅速发展引发了美国金融市场结构的重大改变。在美国原有金融结构体系中,信用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传导渠道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资产证券化发展后,原有信用渠道的传导机制相应地受到了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资产证券化发展前后时期货币政策的效率,证明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程度确实在减弱,从而证明因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信用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在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