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及其效应研究——以开放式基金为样本
    本文通过检查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对开放式基金业绩、规模和资金流的影响,发现:一股独大,董事会规模、内部董事比例和督察长有负面治理效应;均分股权、监事会规模、内部监事比例和投资决策委员有正面治理效应;独立董事比例高能吸引资金流,但对业绩无影响。基金管理公司采用均分股权模式、扩大监事会规模、提高内部监事比例与独立董事比例、强化督察长监督职能是改善基金治理的有效途径。
  • 详情 资本结构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绩效具有线性影响吗?——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已有理论研究表明,资本结构与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绩效之间既可能存在单调正或单调负的线性关系,也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本文通过相对行业而言的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指标来反映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绩效,并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6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相对销售收入增长率与资产负债率存在“U型”关系:当负债处在较低水平时,增量负债恶化了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绩效;一旦负债超过临界值,适度增量负债则改善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绩效。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绩效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 详情 中国股指期货标的指数的套期保值效果实证分析
    期货市场的一大功能是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效果是衡量股指期货标的指数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根据组合投资套期保值理论,运用最小方差法,以中标50和道中88指数模拟现货股票投资组合,实证分析了五只我国统一市场基准指数新富A200、沪深300、中标300、新富A600和道中600的套期保值效果,结果显示新富A600的套期保值效果最佳。
  • 详情 应用条件极值方法对中国股市金融风险的测量
    本文应用条件极值法对中国股市的金融风险进行测量,并用无条件覆盖率和条件覆盖率检验来考察其测量的准确程度。检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加准确的描述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条件极值法的优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并非基于全部时间序列数据而是基于数据的尾部建模,这能更精确的刻画数据的极值特征。(2)考虑了金融时间序列数据分布的时变特征。正是由于条件极值法更充分有效的利用了数据信息,因此它能更精确的捕捉到金融市场上极值事件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基于似然比率检验的结果表明,用条件极值法计算出的VaR值比用传统的分布计算出的VaR值更为精确。
  • 详情 基于Levy过程的组合信用衍生品动态定价模型
    信用衍生产品是有效分散、转移以及对冲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2007年,全面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严重的违约集聚现象,致使现有的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对信用衍生品进行准确定价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为了更好的描述这种现象,本文利用Levy过程刻画违约密度的跳跃结构,构建了一种更为一般的仿射跳跃模型。对于组合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定价模型相比,这种结构可以很好地描述违约的集聚现象。文章最后,给出了该模型的扩展方向。
  • 详情 中国股市非流动性与资产定价研究
    非流动性风险是证券定价因子。如何定义一个理想的非流动性代理指标是实证资产定价文献关注的焦点。基于可获得的中国股市日内高频数据,本研究对资产定价文献中常见的非流动性代理指标的合适性及其在资产定价模型中的解释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换手率是中国股市最适宜的非流动性代理指标,它不仅与基于日内数据的非流动性指标紧密相关,而且在资产定价模型中也表现出良好的解释力。
  • 详情 商品期货投资收益如何确定?
    按照持有期货合约的部位,将商品期货交易者细分为:标的商品生产商、加工商和投机者。在满足终期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通过联立商品期货、现货和证券市场,推导出一个商品期货投资收益模型,证明了商品期货投资收益由期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溢价和非系统性风险溢价两部分组成,并解释了“持有期成本套利”、“现货/期货溢价”和“资本资产定价”三种理论适用于确定商品期货投资收益的前提条件。根据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的实证结论,说明发展商品基金、减少证券—商品期货市场跨市场投资的交易成本等措施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 详情 The Renminbi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An Agnostic View
    The supposed undervaluation of the renminbi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intensive academic research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Using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models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BEER and FEER), many authors have concluded that the renminbi is undervalued by 15 to 30% against the dollar.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the common view is not that obvious. The models used in the estimation (BEER or FEER) assume that the economy is at full-employment, a strong hypothesis for developing economies such as China, whose unemployed amount to 150 million people. On the contrary, we show that China is facing massive unemployment and if investment depends on expected potential demand (from domestic consumption and foreign demand), then an undervalued exchange rate (by traditional standards) is suited for its policy objectives. Therefore the exchange rate can be analyzed as a policy tool used by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to pursue their objectives. The exchange rate can be undervalued by traditional standards and in equilibrium compared to the government's policy objectives.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theories are not suited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is highly questionable. The final section analyzes the adoption of a managed float regime by the Popular Bank of China and discusses the delicate issue of the best exchange rate regime for China.
  • 详情 基于PCA方法的我国上市银行效率测度及比较
    在“上市”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本文选取2007年我国13家上市银行,根据其2007年年报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及构建上市银行效率水平模型,测度各银行的效率值。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银行的效率较低,成长性状况较好,盈利水平有待于提高,银行间效率差距水平显著。最后本文就此提出简短的对策建议。
  • 详情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利率环境的实证研究
    利率环境的市场化是企业债券品种设计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债券利率环境市场化程度正日益加深,企业债券市场利率的变动开始更大程度地受到国债市场利率变动的引导。但是,一方面由于国债市场流动性缺陷及期限结构不完整,影响了统一,准确的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形成,造成有效基准利率的缺失;另一方面由于制度性缺陷导致我国企业债券收益率不能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真实变动关系和不同企业的风险差异,也难与国债利率形成稳定的基准依据关系,导致目前企业债券定价机制的较为僵化,甚至出现利差“倒挂”现象。因此,坚定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将是优化企业债券利率环境,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和品种创新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