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利率环境的实证研究
    利率环境的市场化是企业债券品种设计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企业债券利率环境市场化程度正日益加深,企业债券市场利率的变动开始更大程度地受到国债市场利率变动的引导。但是,一方面由于国债市场流动性缺陷及期限结构不完整,影响了统一,准确的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形成,造成有效基准利率的缺失;另一方面由于制度性缺陷导致我国企业债券收益率不能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的真实变动关系和不同企业的风险差异,也难与国债利率形成稳定的基准依据关系,导致目前企业债券定价机制的较为僵化,甚至出现利差“倒挂”现象。因此,坚定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将是优化企业债券利率环境,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和品种创新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 详情 中国股票市场具有“节日效应”吗?
    本文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用ARMA(1,1)-GARCH(1,1)模型就中国股市是否存在节日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股市不仅有大多数国家股票市场所存在的节前效应,还有其所没有发现的节后效应。在具体分析每一节日后,发现元旦只有正的节前效应,春节和劳动节有正的节日效应(包括节前效应和节后效应),国庆节没有节日效应。在研究中国股市出现的节日效应和其他日历效应(周一效应,周五效应和一月效应)的关系后,发现在考虑了这些日历效应后,节日效应依然显著为正,这说明中国股市节日前后的异常收益并非由这些日历效应引起,而是由节日效应引起。
  • 详情 市场分割下A、B股成交量、收益率与波动率之间关系的SVAR分析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对中国A、B股市场上成交量、收益率与波动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基本结论如下:2001年后,随着B股市场的开放和QFII制度的逐步实施,成交量、收益率和波动率之间的信息传递功能都显著增强;成交量对当期收益率预测能力也有了显著的增强;成交量与波动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不对称性。尽管中国A、B股市场一体化程度2001年后有了明显的提高,但A股市场的投机性仍比B股市场严重。
  • 详情 石油价格与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基于中美数据的比较分析
    本文以中美股票市场和国际原油市场的数据为样本,用VAR模型和二元GARCH模型研究了中美股市价格和国际石油价格的收益率及波动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价格和国际石油价格之间,既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收益率溢出效应,也不存在任何方向的波动溢出效应;而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化率对于美国股市收益率确有负向先导作用,并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的波动溢出。
  • 详情 投资者是理性的吗?——基于ST公司交易特性和价值的分析
    以1998年到2004年全部A股公司为样本,本研究系统参考了被特别处理(ST)公司的股票交易特性与估值。结果发现,当上市公司被实施ST以后,其股票交易显著偏离市场指数,呈个性化波动态势;在被实施ST期间,公司价值被显著低估。这一发现意味着投资者在投资ST股票时,总体是理性的,ST政策发挥了预期的警示作用。
  • 详情 权证上市对标的股票的影响
    本文基于连续时间动态资产定价模型,推导出权证作为一种新的、依赖于标的股票的风险资产上市交易后,标的股票均衡价格变动的一般性结果,揭示出标的股票资产定价机制必然发生根本性改变;通过建立标的股票收益率与波动率的计量模型验证理论结果;实证考察,在中国,权证上市交易后对标的股票收益率及其波动性的影响,最后得出关于标的股票收益率各方面特征变化的完整结论,作为监管部门与投资者决策的参考依据。
  • 详情 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动态相关性研究
    本文使用非对称动态条件相关函数(ADCC)模型,研究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的相关系数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发现由于经济运行情况和宏观政策等外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两个市场的相关关系存在结构性变化,同时两个市场对冲击的反应程度也不尽相同。本文还揭示出对股市-债市联动来说,其相关系数收到联合负冲击的影响要大于联合正冲击的影响;而对股市-股市联动来说,联合正冲击的影响要大于联合负冲击的影响。本研究对投资组合的构建、金融市场监管和风险控制有重要价值。
  • 详情 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关系——人民币名义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实证研究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股市与汇市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人民币升值是中国股市上扬的单向Granger原因。最后,本文利用国际收支和资本流动理论对这些实证结果作了进一步解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详情 中国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研究
    本文以2005-2006年中国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为样本,研究了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所存在的特征。研究发现,第一,分析师总体上对盈余存在乐观预测,第二,随着盈余预测分析师数目的增多和他们之间的分歧的减少,盈余预测准确率能有效提高。第三,分析师对某些行业版块上的预测存在着反应不足或过度反应的现象。
  • 详情 权证定价中基于GARCH模型族的波动率研究
    传统的权证定价方法假定标的证券收益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但现实世界中标的证券收益率却具有尖峰后尾分布,波动率的聚集性,证券市场的“杠杆作用”等特征,因而传统方法的定价结果可能和实际结果偏差较大。为此,本文以随机波动率代替了历史波动率的假设,来消除金融时间序列的这种异方差性的影响。本文运用GARCH模型族中的三种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EGARCH,?TARCH)对其进行参数估计,并对权证进行定价。本文还分别就历史与随机波动率的差别、对称型与非对称型GARCH模型的差别,以及理论与实际的差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得出这种差别的来源除了理论模型的不合理,市场交易制度的不完善等,更重要的是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性特征,而投机性的内在原因则一是我国股市资本结构的问题——即缺乏大量具有高风险承受力的资金;二是在于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即延伸到了行为金融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