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寿险转保行为分析
    寿险转保已成为保险市场上一种普遍的现象,由于信息和专业知识的缺乏,保单持 有人进行寿险转保交易必须通过保险代理人,而保险代理人和保单持有人的行为目的不一致,导致诱导转保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后发现目前的代理人佣金支付制度鼓励代理人诱导转保,而引入奖惩机制则能对代理人形成激励,本文运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考察不同制度设计对代理人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初步的制度设计构想,从而为监管机构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提供思路。
  • 详情 保险诚信的制度分析
    本文首先根据目前国内保险市场缺乏诚信的现状,提出“如何设计我国保险市场的诚信制度?”的命题,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学者,如斯坦福经济系教授青木昌彦等文献的综述,引出保险诚信制度就是“保险诚信制度是博弈重复进行的、共有信念的和自我维系的系统”这个研究视角。通过博弈分析,得到结论:在经济人假设下,保险诚信的重复博弈无法实现纳什均衡,即无法构建保险诚信制度。在此基础上,笔者创造性地把传统、文化、社会心理等这些不可观测的因素作为嵌入性制度约束条件纳入到保险诚信的重复博弈之中,并以 2007 年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的机动车辆综合险数据检验了它们对构建保险诚信制度约束性作用;探索了如何把“博弈论”纳入制度分析的框架之中;最后,为了克服保险诚信的“社会陷阱”,笔者从政府干预经济、产权制度、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关系、诚信的“文化变迁”、制度的诱致式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关系等理论视角出发,提出构建保险诚信制度的政策建议。
  • 详情 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变动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新世纪来,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美元不断贬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油价格一路飙升。那么,美元汇率和石油价格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呢?由于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的原油期货价格为研究对象,来分析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定性地分析美元贬值导致石油价格上涨的传导机制,然后利用模型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油期货价格的上升,除了有美元指数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前期石油期货价格上涨对本期石油期货价格上涨有正的推动作用。
  • 详情 中国银行业的行业管理权力的重置问题研究
    摘 要:中国加入WTO后的国际俱乐部规则的约束,以及政府基于因自国有金融制度的效用函数的修正,促动了中国银行业的行业管理制度的革命。尽管政府监管的天然不完备性为行业自治管理提供了的内生存在空间,但作为中国银行业的行业自治管理权诞生的起点逻辑的“政府委托”行为,同样也成为前者成长的路径依赖。正因为如此,国家法团主义为我们深入考察中国银行业的行业管理权的结构变迁提供了一个社会转型的全方位视角。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个由同业公会组织独立实施行业自治管理权的中国银行业自发秩序还是可以期待的。
  • 详情 中国金融市场不同层次下的联动效应 -----基于小波解构的实证分析
    本文利用小波分析在时频分析的特点和多分辨的特性,对表征我国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的利率、汇率,股价、CPI和房地产投资指数等金融变量在db4小波函数下进行解构,重点分析了第3、4、5层高频序列之间的关联关系,分别对其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和相关性检验,从短、中、长期波动三个尺度对金融市场间的分割和联动关系做了有益探讨,发现我国金融市场的联动的长短期效应存在非一致性,表现为短期关联不强,中长期联动效应则极为显著。并揭示了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在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的同时也蕴含着引发金融危机的风险。
  • 详情 亚洲股市与汇市联动:地域规模决定——MGARCH模型对多元波动的测试
    前期研究试图用利率变量来解释股价和汇价联动,但经验分析难以获得证明和支持。随后又有大量文献研究各国股价联动或汇市之间联动,但涉及国家样本太少并且尚未获得一致的结论,难以说明这些结果具有普遍性质。Hyuk Choe et al. (1998)首次揭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本土投资者在危机来临之前的抛售行为快于外国投资者,随后又有大量研究对此进行证明,但都是局限于从股市到股市的研究,极少涉及汇市与两国股市的联动。本研究采用了MGARCH模型(三元GARCH)证明了汇市与两国股市的联动。研究领域不再仅限于从股市到股市,而且两者之间的汇市也受其波及。本研究的结果证明:金融市场规模的不对称性会影响联动出现的显著性;地域和规模越接近,三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就越强。这也证明了亚洲金融市场联动具有地域规模特征。
  • 详情 基于股市间消息冲击的多维动态相关系数模型——以中国股票市场为例
    本文提出了一种一般化的多维动态条件相关系数模型(简称CDCC-GARCH)。该 模型能捕捉到两个市场间消息组合对市场间相关性不同冲击的影响;同时本文提 出了通过Wald大样本检验进行模型选择的一套可靠方法。通过实证分析上证A 股市场和B股市场的相关系数,我们发现相对于一般的DCC-GARCH模型, CDCC-GARCH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由条件相关系数冲击曲面我们发现市场 的同向消息组合将使两市场相关系数增加,而反向消息组合则将使之降低。且不 同消息组合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
  • 详情 我国股市存在流动性效应吗?——基于宏观层面长、短期流动性影响的考察
    由于货币供应量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宏观层面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热点。本文从长期与短期角度,分别选取1990-2007年、1996年1月-2008年6月、2001年7月-2005年4月以及2005年4月~2008年6月四个时间段重点考察,实证结果发现,我国股市存在长期流动性效应,股价与货币供应量变动有正的相关关系。短期流动性效应受制度性因素等影响表现比较复杂。本文进一步选择可反映流动性的外汇储备、储蓄存款和存款准备金率指标与我国股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短期看,我国股市受这些变量影响,存在流动性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 详情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股票市场经济晴雨表作用的实证分析
    股票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应该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但我国股票市场的走势与经济增长态势之间的关系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表现却大相径庭。我国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吗?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股票市场起不到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作用;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票市场呈现出经济晴雨表作用。这说明,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完善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制度,成为我国股票市场发挥经济晴雨表作用的重要条件;同时,股票市场的发展有助于缓解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严重不平衡的矛盾。
  • 详情 限售股流通与股价效应关系的实证研究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限售股上市流通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限售股的上市流通带来负的股价效应;样本公司的特征及股票的交易特性显著影响股价效应;在累积超额收益率为正的样本中,累积超额收益率与净资产收益率负相关,与区间日均股票换手率、股票每股收益正相关;在累积超额收益率为负的样本中,累积超额收益率与IPO到限售流通股上市流通的时间、账面市值比、区间日均成交量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