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股价“拆低”增加了流动性与投资者基础吗?——基于高频数据的研究
    利用上市公司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现象,本文结合高频分笔数据来研究公司股价被“拆低”以后,公司股票是否在流动性、投资者参与方面有所变化?并进一步考察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公司在转增股本时的决策。结果发现,公司股价“拆低”以后,其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得到显著提升,而且也显著地增加了公司的投资者参与度;而那些未发生股价“拆低”的配对样本在事件前后,流动性与投资者参与度并未发生明显差异。最后,基于序数Logit 模型的结果显示,公司在转增时并未将高频数据测度的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参与度放在重要的位置。
  • 详情 股票供需与股票价格:股权交易限制对中国股价的扭曲
    本文首先分析了股权分置对中国股市股价的扭曲作用及如何对之进行校正,其次通过对中国特有的股权分置结构的分析,证实了股票供需在发展中股市的重要性,这不同于金融理论中股票供需不重要的结论。研究表明,股票供需的重要性(内生因素)和股权分置(外部条件)造就了流通股的溢价。
  • 详情 次级债危机影响中国股市?——基于中美股市的联动性分析
    采用时变条件t-copula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进行了研究。为了捕获我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之间时变及非线性相依关系,边缘分布采用了GARCH(1,1)-t模型,联合分布则通过时变t-copula获得,并基于Patton(2006b)和Bartram, Taylor & Wang (2007)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时变相依参数演化方程。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我国股票市场与美国股票市场的联动性总体上较弱,且随时间发生较大改变;次级债危机爆发后中美股市之间的相依性的变化表明次级债危机对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
  • 详情 我国A股市场行业板块轮动现象研究
    本文以行业板块指数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在我国A股市场交易的25个行业板块归为12个大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GARCH 模型研究不同板块之间存在的波动溢出和信息传递关系,以描述和解释行业板块轮动特征,分析认为行业特征及行业相关性是板块轮动的基础,而投资者预期的改变则是轮动的主要因素,而利用轮动特征可构建有效投资组合。
  • 详情 中国股市日历效应研究——基于随机优势的方法
    本文以上证综指1993-2008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随机优势理论对中国股市中存在的日历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该检验方法相比过去文献中所常用的虚变量回归法,避免了因收益率分布非正态性而导致结论的偏差。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存在周末效应,一周内最高日收益率出现在周五,最低日收益率出现在周一。其次,中国股市存在月初效应,月内第1周的平均收益比月内其他周的平均收益高。特别地,本文还发现中国股市存在的相对较弱的“二月效应”,上海证券交易所2月份的平均收益显著大于其他月份。有效集分析结果证明均值-方差模型在收益分布非正态的情况下会导致结论偏差。
  • 详情 实证金融
    本文......说明了......
  • 详情 基于投资风格的基金绩效评估
    本文对 Daniel et al (1997) 的方法加以改进,提出了一个基于基金持股特性的绩效评估指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指标与基于基金净值收益的指标相比,能够更好地反映基金的投资风格,使其评估结果更加合理。而采用能反应投资风格的3因子或4因子模型得到的基于基金净值收益的评估指标与采用CAPM模型得到的指标相比,虽然在择时能力的评价上其检验能力有所改进,但是在风险调整后收益的评价上,其检验能力并无明显改进。
  • 详情 开放式基金持股对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结合统计分析和经济计量分析,对开放式基金持股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的理论假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式基金持有股票比例增加,会导致股票价格明显提高;开放式基金持股比例下降,股票价格明显下降,这为投资者进行投资提供了参考建议。研究还表明,股票市场短期价格变化决定于市场供需关系,这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提供了事实基础。
  • 详情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溢价实证研究——来自沪深两市2002-2005的经验数据
    在界定公司治理溢价概念基础上,利用Fama-French三因子定价模型检验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公司治理溢价。依据利用32个反映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的指数构建公司治理组合,结果显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规模效应。在考虑市场溢价因子和规模因子的情况下,买入公司治理好的组合股票,卖出公司治理差的组合股票,可以获得8.4%的超额回报。另外,研究发现截距项随着组合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也呈现出增大的趋势。最后从公司治理价值相关性的视角解释了治理溢价的存在。
  • 详情 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择股择时能力的分析
    本文采用在T-M模型中加入一个区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虚拟变量, 并比较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择股择时能力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变化.以我国市场上18支开放式基金为样本,时间跨度在2002年至2007年间的周数据为研究对像,验证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增强从而导至我国开放式基金的择股择时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