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股票发行管制政策变化与股票市场高涨萎缩的动态模型
    本文建立了一个投资者-上市公司-监管者三方主体相互博弈的动态模型,考察中国股票发行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演变和市场影响,说明管制放松为何会导致股票市场萎缩。由于监管机构需要平衡发行公司和短期投机者两方面利益,权衡他们的轻重缓急。监管机构一方面有很强的动力放宽标准,实现发行市场化,支持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获得社会资金;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投资者参与股票市场,同时还要维持社会政治安定,监管机构又必须给投资者必要的利益保护和激励。两个截然相反的目标,造成管制标准波动。这种关注短期稳定,放弃明确原则的监管思路,导致监管政策本身的摇摆不定。形成“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循环机制和动态均衡。本文的结论是:在股票市场参与者结构没有太大改变的情形下,放松管制会导致股票市场萎缩。实现从行政监管向市场化监管平稳过渡,需要同时改造上市公司结构和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和大盘绩优股。
  • 详情 中国企业并购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一个新的视角:从对企业并购的经济效应分析入手
    企业并购渐行渐近,与之相随的并购理论则是百家争鸣。基于主要从微观层面分析企业并购动机与绩效的各种西方企业并购理论,本文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对企业并购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即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分析。研究表明,企业并购不仅会对宏观的社会资源配置、供给需求等产生积极影响,而且有利于中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组织结构合理化,以及微观上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结合我国现实,企业并购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企改革、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主流。最后,简要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表明,中国的企业并购必将迎来灿烂的春天。
  • 详情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互动的思考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有力支持,提升县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既是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又是金融服务环境改善的内在驱动力;当前诚信缺失、抵押担保滞后以及银行资信评级、金融政策等不足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与金融运行的瓶颈因素。如何找准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的结合点,提高金融对经济的服务能力,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 详情 中国股票市场分割(1991-2000)的理论探讨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高度分割的市场,这首先表现在它被划分成为A、B和H股三个市场,这三个市场不仅计价货币、交易机制和募集方式不同,而且各自允许开放的投资者对象也严格限定、互不开放。由此,这三个市场的股票价格彼此差别较大。本文重点考察了中国大陆的股票市场分割,其重要体现是中国B股市场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折价问题。在B股市场向国内持有外币的投资者开放之前,大多数上市公司B股价格不仅远低于其A股价格,有的还曾跌破发行价、资产净值和面值。这使得我国B股市场已经成为世界证券市场平均市盈率最低的市场,其平均市盈率只有11倍,这不仅大大低于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大于50倍),也低于国际股市的平均市盈率(15-20倍)。本文认为,资本控制,即投资限制、B股相对于A股的信息不对称和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是形成B股折价的主要因素。
  • 详情 我国居民储蓄高增长态势解析及改进意见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呈现持续高增长态势,这一现象产生的缘由在于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影响。为使储蓄存款适度分流用于投资和消费,应从创新投资工具、改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个人金融市场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 详情 零售贷款业务的风险识别与控制
    零售贷款品种按照用途可分为消费类贷款和投资经营类贷款,前者包括住房按揭、购轿车贷款、家居装修贷款、教育助学贷款等不能直接给借款人带来经济效益的用于借款人及其家庭生活消费的贷款。后者包括个人投资经营贷款、商铺按揭贷款、汽车经销商贷款、购出租和经营类车辆的贷款等能够直接给借款人带来经济效益的零售贷款。至于存单、保单、国债等重要权利凭证质押贷款,按贷款用途也归入上述两类。零售贷款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可以从项目和客户群体、借款人个体风险、银行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等方面分析。
  • 详情 实物期权与货币需求理论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仅通过预期物价变动率dP/P•dt考察持币收益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人们在持币的同时就拥有了在未来物价下跌时以低价购入商品的权力,所以有必要在原函数中加入这一权力的价值Pm,与dP/P•dt共同描述持币收益;Pm的值可以用实物期权法求得。这种修正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详情 中国股市小公司效应的实证研究
    根据CAPM模型β成为通常收益率的解释因素,但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发现β缺乏对收益率的解释能力。1981年班茨和其他学者发现“小公司一月份效应”,即小公司有一系统较高的收益,尤其是在每年的一月份。这一现象与传统的CAPM公式相背。本文以1995-1997年深沪两市286只股票的周均收益率对中国股市进行了检验,得出中国不存在小公司效应,但数据支持一月份效应。通过这一研究深化了对股市有效性的认识。
  • 详情 中国加入WTO:不可逆决策的金融经济学分析(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A financial economic analysis of an ir
    本文首先建立两部门内生增长开放经济的动态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其发展为一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不可逆性决策的随机微分数学模型。通过求出该随机问题的最优解,从而得出中国加入世贸的最佳时机,同时也讨论了加快或减慢中国入世的相关因素。 This paper develops a simple theoretical open economy model to analysis the irreversible decision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From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a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based on the option theory in financial economics, it derived the optimal timing for 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and discussed what factors that may speed up or slow down the entry.
  • 详情 超越理性的资产资本定价模型
    本文介绍了超越理性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对市场微观主体的非理性行为进行解释,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