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情 行业生命周期与并购类型――中国公司控制权市场效率的检验
    按照并购双方行业的相互关系,并购可以分为横向、纵向和混合三种类型。本文认为,处于行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企业采用不同并购类型的并购,其绩效也不同。通过这一关系,可以对我国的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进行检验。通过对1999-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298个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效率仍然不高,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后,本文力图对这一现象给出解释,提出了几个可能的原因。
  • 详情 日元实际汇率与长期实际利率的实证研究:1971~2002
    本文研究的是日元长期升值期间(1971~2002年),日元实际汇率波动对日本长期实际利率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71年~2002年,日元实际汇率、美国实际长期利率、日本实际长期利率之间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日元实际汇率每升值(贬值)1%,日本实际长期利率下跌(上涨)0.02%。本币持续且大幅度地升值,可能使货币当局担心货币过度升值将给经济带来不良影响而采取错误的利率政策。
  • 详情 政府干预下的国有公司行为扭曲与市场监管模式构建
    中国的国有企业脱胎于计划经济,受政府管制的影响颇深,因此当前研究政府干预下的国企行为扭曲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政府干预下国有公司行为扭曲的微观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政府不恰当的规制一方面破坏了分离均衡的甄别机制,导致国企低效率与社会剩余减少;另一方面又引起其时间路径出现非正常振荡,而监管收敛于最大成本。然后在官员理论的基础上推导出国企经营者的效用函数,并尝试利用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模型,为国有公司设计一套合理的强制性制度安排。
  • 详情 论中国大陆应当先推出H股和红筹股指数期货
    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尚未完成,在中国大陆并不适合立即推出A股指数期货,但是可以先推出以香港的H股和红筹股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股指期货。借鉴国际的经验,这不仅是可行的,同时也可以作为A股指数期货的试点品种,此外还具有为中国大陆挽回一部分流失海外的市场份额的作用。并且,在H股和红筹股指数期货、进而在A股指数期货上,中国大陆和香港之间存在着进行合作的经济利益基础。
  • 详情 入世后我国银行业监管问题的思考
    我国已经加入WTO,银行业监管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针对当前出现的这些新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及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 详情 上市公司购销关联交易中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购销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主要的关联交易形式,在石化、钢铁等国有大企业集中的行业,上市公司购销关联交易十分严重,已影响到公司经营的独立性,隐含巨大投资风险。交易价格的公允性和利润实现的真实性是这类关联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建立独立监事制度;2、要求完整披露关联交易定价要素和付款承诺;3、加大处罚力度,建立索赔制度。
  • 详情 基金持有人放弃配售比例与配售部分上市首日超额报酬率-- 改制基金扩募结果的实证研究
    我们以截至2002年6月6日为止,所有已扩募成功,并将扩募可流通部分上市的改制基金,作为研究样本。对于影响“基金持有人放弃配售比例”与“配售部分上市首日超额报酬率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结果显示,影响“基金持有人配售部分上市首日超额报酬率”的最主要的因素为“市场中既有相同规模基金的多寡”,在控制了此项因素后,其次具有影响力的因素为“扩募后的规模大小”。 如果基金持有人不是因为筹资上的困难才选择放弃配售的话,则实证结果显示,放弃配售比例大致反映了持有人对于配售部分上市首日市场反应的预期。影响“基金持有人放弃配售比例”的因素,主要为“扩募前的原有规模大小”和“市场中既有相同规模基金的多寡”。
  • 详情 我国基金业绩的延续性与基金评级的有效性
    国外对晨星评级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研究,虽然研究方法各不相同,但结论相近,即晨星评级的有效性较弱,难以指导投资。随着我国基金业的高速扩容以及基金间业绩差距的逐渐加大,我国各类基金评级体系应运而生。那么各类基金评级体系究竟谁更有效?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而国内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一片空白。本文在考察了国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研究方法,对我国基金业绩的延续性和基金评级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基金业绩具有有限延续性,现行基金评级呈现弱有效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有效的基金评级体系。
  • 详情 二叉树应用于面临突变可能市场中的或有要求权定价
    按Merton 的观点,股价的变化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的边际扰动,另一类是非常规的突变。为了更好地分析研究金融市场的变化性态,我们在运用二叉树研究股价及其或有要求权价格常规变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此工具研究在面临突变可能的市场中或有要求权的定价问题,并推导出关于欧式或有要求权(期权)定价、标的资产(股票)估价的明确表达式。
  • 详情 A Multivariate Model of Strategic Asset Allocation
    Much recent work has documented evidence for predictability of asset returns.We show how such predictability can affect the portfolio choice of long-lived investors who value wealth not for its own sake but for the consumption their wealth can support.We develop an approximate solution method for the optimal consumption and portfolio choice problem of an infinitely-lived investor with Epstein-Zin utility who faces a set of asset returns described by a vector autoregression in returns and state variables.Empirical estimates in long-run annual and postwar quarterly US data suggest that the predictability of stock returns greatly inceases the optimal demand for stocks.The role of nominal bonds in long-term portfolios depends on the importance of real interest rate risk relative to other sources of risk.We extend the analysis to consider long-term inflation-indexed bonds and find that these bonds greatly increase the utility of conservative investors,who should hold large positions when they ar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