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 首页
  • CFRN论坛
  • 论文
  • 电子期刊
  • 排行
  • 会议信息
  • 招聘信息
  • 个人中心
  • 首页
  • CFRN论坛+
    论坛介绍
    成员介绍
    征稿启事
    论文提交
    会议注册
    会议日程
    往届会议
  • 论文
  • 电子期刊
  • 排行
  • 会议信息
  • 招聘信息
  • 个人中心
  • 注册
  • 登录

公司金融

资本结构 破产与清算 公司治理 政府政策与监管 兼并收购 风险投资 资本预算和估值 股利政策

家庭金融

行为金融 消费金融

新金融

区块链及供应链金融 数字货币 绿色金融 金融科技 政府政策与监管

银行与金融机构

评级与评级机构 保险与保险公司 非银行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 政府政策与监管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金融与宏观经济 房地产金融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资本市场

固定收益证券 市场微观结构 市场有效性 金融危机 政府政策与监管 资产定价 投资基金 衍生证券 投资组合与决策 外汇市场与汇率
提交论文

最新论文

  •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一个非均衡模型
    秦培景;
  • 中国汇率制度的现实选择及调控
    胡援成; 曾超;
  • 我国银行监管组织结构的选择
    魏星;
  • Liquidity Premium and Informational Efficiency as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
    Chun Chang; Xiaoyun Yu;
  • 发展邮政储蓄的特色业务
    陈峰;
  • 股权二元结构下的公司财务
    唐国正;
  • 分形市场假说研究及其实证检验
    钟志勇;
  • 权力不对等:金融风险的逻辑起源
    吴学义;
  •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行业差异的实证分析
    郑长德; 刘小军;
  • 世纪之交的金融工程:性质、发展和展望
    梁平汉;

统计数据

论文下载: 1315197
访问量: 11594488
作者总人数: 64827
论文总数: 4876

最新文章

Basel Iii Affect Banks' Loan Loss Provisions? Evidence from China Can Gree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Drive Firms' Transition to Green Exports? Evidence from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How Do Acquirers Bid? Evidence from Serial Acquisitions in China Venue Participation and Transaction Cost: Evidence from All-to-all China Government Bonds Market Research on SVM Financial Risk Early Warning Model for Imbalanced Data Shill Bidding in Online Housing Auctions

最热文章

  • 1工业元宇宙赋能肇庆市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 2Optimizing Market Anomalies in China
  • 3Research on SVM Financial Risk Early Warning Model for Imbalanced Data
  • 4AI赋能耐心资本网络如何驱动绿色创新? ——基于长期共同机构所有权的视角
  • 5Redefining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 Land Sale, Local Government, and Policy Transformation
  • 6The Local Influence of Fund Management Company Shareholders on Fund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Performance
  • 7Benchmark Discrepancies in the Chinese Mutual Fund Market
  • 8Can Gree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Drive Firms' Transition to Green Exports? Evidence from China's Manufacturing Sector
  • 9Housing Price and Credit Environment: Evidence from China
  • 10构建高水平开放型金融新体制 ——来自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及应对策略的启示
    • «
    • 1
    • 2
    • ...
    • 375
    • 376
    • 377
    • 378
    • 379
    • 380
    • 381
    • ...
    • 465
    • 466
    • »

    版权所有清华大学全球证券市场研究院|联系我们|关于学术网|版权声明

    Copyright @2008 Institute for Global Securities Market,Tsinghua University . A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40413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