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1998年以来为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货币政策实施却存在着实际上的机制紧缩,突出地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幅持续下降,贷款增幅趋缓,中央银行资产增加不多。这种货币政策的机制紧缩效应既与银行体系关系重大,也与股票市场关系增加。近几年,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和体制性收缩,使社会资金通过金融体系快速向城市集中,出现了资金“乡养城”和贷款“农转非”。同时,我国股票市场的快速发展,又对这一现象推波助澜,货币市场资金、信贷资金直接或间接流入股市,企业存款账户与证券保证金账户相互异动,使大量资金游离于是股票市场与银行之间。为此,中央银行要进一步提高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须调整改革思路,加快商业银行改革,关注股票市场发展,扩大货币政策操作的覆盖面,提高金融宏观调控水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