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首页
CFRN论坛
论文
电子期刊
排行
会议信息
招聘信息
个人中心
首页
CFRN论坛
+
论坛介绍
成员介绍
征稿启事
论文提交
会议注册
会议日程
往届会议
论文
电子期刊
排行
会议信息
招聘信息
个人中心
注册
登录
搜索词:
OR
AND
标题
标题和摘要
标题、摘要和关键词
作者:
日期:
所属栏目:
公司金融
资本结构
破产与清算
公司治理
政府政策与监管
兼并收购
风险投资
资本预算和估值
股利政策
家庭金融
行为金融
消费金融
新金融
区块链及供应链金融
数字货币
绿色金融
金融科技
政府政策与监管
银行与金融机构
评级与评级机构
保险与保险公司
非银行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
政府政策与监管
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金融与宏观经济
房地产金融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资本市场
固定收益证券
市场微观结构
市场有效性
金融危机
政府政策与监管
资产定价
投资基金
衍生证券
投资组合与决策
外汇市场与汇率
搜索
搜索结果
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
本文在改进BW指数构建方法(2006)的基础上,利用封基折价等6个单项投资者情绪测量指标,剔除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构建了一个能较好衡量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情绪的综合指数(CICSI)。在此基础上,应用CICSI实证检验了投资者情绪与市场收益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并通过费暄变换检验发现,从中短期来看投资者情绪对股市收益的影响可能远大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说明国内股市投机气氛较浓;最后,检验了“牛、熊市”背景下情绪对收益的影响,发现在熊市行情中情绪反向提前作用于收益,而牛市行情中情绪与收益存在着正反馈关系。
易志高 茅宁 耿修林
关于投资者行为和股票价格行为
这篇研究报告概述笔者在投资者行为和股价行为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对传统技术分析的科学内涵和目前技术分析理论科学水准偏低的原因作了简要的说明。论文还对导致有效市场理论与股票市场现实完全不符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此外,论文还对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金融学的不科学内涵作了简要的评述。
邓敏
有效市场假设的死亡
本文概述笔者在投资者行为和股票价格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上取得的研究成果。. 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简要分析随机行走理论的主要错误、详细阐述和系统分析有效市场理论的错误、深入分析经济学家构建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要素(如理性预期和理性投资者)的非科学内涵。论文还对Samuelson (1989)、Fama (1998)和 Malkiel (2003)、(2005)的研究结论作了简要的评述。 论文结论表明:有效市场理论根本不是股票市场现实的合理近似,其科学性近似于零。 此外,论文还对一些杰出的投资者成功战胜市场是否归因于运气等与有效市场理论相关的问题作了全新的解说。
邓敏
中国股市动量投资策略和逆向投资策略的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市场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假设,采用买入过去赢家卖出过去输家的投资组合,对中国股市的动量投资策略和逆向投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而且,将Lo和Mackinlay(1990)单期收益分解拓展到多期,对组合收益进行分解。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方毅 林秀梅
国内外金属期货市场“风险传染”的实证研究
本文比较研究国内外金属期货市场“风险传染”,并提出了波动溢出项。我们发现国内市场存在特有的期铜向期铝的单向波动溢出,不可预期的随机行为导致铜市场风险在铝市场被放大。而且,宏观经济因素不是波动溢出的主要内因。另外,国内金属期货市场对宏观经济冲击反应具有非对称性,国内金属期货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作用具有非对称性。我们建议关注期铜风险;应避免在期铜价格波动较大时,推出新金属期货品种;进一步培育期铝市场。
方毅 张屹山
中国股市价格泡沫的马氏域变方法检验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并建立股市价格变动的齐次和非齐次马氏域变(Markov Switching)模型,对1996年1月到2007年8月间我国上证指数的理性价格泡沫情况进行了度量。检验结果显示上证指数价格泡沫主要集中在1996年1月到1997年6月、1999年全年以及2006年11月到2007年8月三个阶段,尤其是从2006年底到2007年8月泡沫迅速膨胀并达到了较高水平。接着本文将分析扩展到对深证指数价格泡沫的度量并验证了沪深两市的联动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针对股市泡沫问题的政策建议。
孟庆斌 靳晓婷 周爱民
基于MS-VECM模型的宏观经济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分析
本文在分析新兴金融市场中替代性金融资产之间的影响下,运用MS-VECM模型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isher假说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成立,而汇率对股票市场收益具有正的影响,M1对其影响则随着状态不同而不同,替代性资产与股市收益的影响(如无风险利率、标准普尔指数收益)在早期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具有负的影响,在后来具有正的影响。
项云帆
中国股票市场泡沫:基于通胀幻觉和再售期权的解释
本文利用1997年到2007年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检验我国股价泡沫的形成是否与通胀幻觉和再售期权有关。在基于动态剩余收益估价模型估计我国股票市场泡沫的基础上,利用换手率衡量投资者的信念异质程度,研究发现,通胀幻觉和异质信念均为我国股价泡沫形成的推动因素。并且相对于通胀幻觉,对于投资者更看重短期资本利得的中国股市来说,再售期权是我国股价泡沫形成的主导因素。
陈国进 张贻军 王景
网络开放度、合法性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本文分析了非正规金融正规化的条件。分析发现非正规金融可以从低级形式逐步发展到高级形式,实现正规化。正规化的关键是合会会首能否从信息中介转变为信贷中介。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参与人的增加,会首有可能发展为具有信贷职能的金融机构,但同时地域性人际关系网络开放度的增加,会出现违约和监督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监管当局承认其合法性。
彭文平 肖继辉
权益再融资资金使用方式与再融资以后的经营业绩
本文讨论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权益再融资资金使用方式与再融资以后的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与国外的有关研究结果不同,投资于具体项目公司的再融资以后的经营业绩下滑幅度显著低于没有具体投资项目的公司。这说明,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而言,投资于具体项目公司的代理成本相对低于没有具体投资项目的公司。此外,在公司治理机制有待完善的情况下,政策因素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2001 年以后,证监会关于关联交易表决的特殊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再融资资金使用方式与再融资后经营业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宋衍蘅
«
1
2
...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
449
450
»
统计数据
论文总数:
4682
近一年论文数:
613
作者总人数:
64084
论文下载量:
1314380
论文访问量:
10049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