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独大

  • 详情 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历史、现状与中国特色
      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治理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框架,具体体现在治理中的政府过度干预、党组织的监督职能、传统文化对治理的深刻影响、独特的内部监督机制等方面。然而,其还存在包括国有股份“一股独大”、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缺陷、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治理模式有待改进、缺乏法治环境和治理文化、外部治理环境与内部治理难以匹配等问题;今后,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改进还有赖于逐步改革股权结构、完善内部监控制度、转变治理模式、发展外部市场要素、加强法治建设和培育治理文化等重要途径。
  • 详情 制衡股东性质与制衡效果——来自中国民营化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本文以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民营化并形成民营股东控股、但股权制衡结构不同 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不同性质的制衡股东是否具有不同的制衡效果,以及民营控股股东政治关系 对制衡效果的影响。本文发现,与一股独大公司相比,国有股东制衡公司更可能被控股股东掏空, 民营股东制衡公司更不可能被控股股东掏空。说明不同性质的制衡股东具有不同的制衡效果。本 文还发现,有政治关系的民营控股股东更可能掏空。
  • 详情 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的模式、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的模式,分析了整体上市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整体上市有增发反向收购、换股IPO、换股吸收合并及自有资金反向收购等四种模式,其中增发反向收购模式是主要模式;整体上市公司存在盈利预测未实现、强化了一股独大等问题;提出了改革资产评估机制、建立补偿机制等政策建议。
  • 详情 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及其效应研究——以开放式基金为样本
    本文通过检查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对开放式基金业绩、规模和资金流的影响,发现:一股独大,董事会规模、内部董事比例和督察长有负面治理效应;均分股权、监事会规模、内部监事比例和投资决策委员有正面治理效应;独立董事比例高能吸引资金流,但对业绩无影响。基金管理公司采用均分股权模式、扩大监事会规模、提高内部监事比例与独立董事比例、强化督察长监督职能是改善基金治理的有效途径。
  • 详情 股权二元结构下的公司财务
    本文建立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二元结构的理论模型,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两类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经理控制和大股东控制以及“一股独大”的股东结构,运用博弈论方法探讨了股权二元结构对公司投资决策、配股政策与红利政策的影响。本文提出了配股与分配现金红利的“再分配效应”――配股与分配现金红利导致价值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转移,配股的“股权成本效应”――在非流通股股东不认购的情况下配股能降低公司的平均股权成本,以及“配股陷阱”――流通股股东明知配股有损于流通股价值,在个体理性的驱使下仍然认购配股。这些概念揭示了股权二元结构与现行配股制度的缺陷,有助于解释我国股票市场与上市公司的重要现象,其中包括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巨大价格差异以及有关配股、分红的诸多现象。本文提出的配股-分红策略套利策略可以间接实现非流通股上市交易的目的。此外,针对配股的再分配效应和配股陷阱提出了改进配股监管的建议,并提供了从股票市场的角度评估上市公司业绩的方法。
  • 详情 中小企业板不妨“一股独大”
    中小企业板开张之后,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业界对中小板仍然没解决“一股独大问题”的质疑。然而,当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时,却发现:中小板完全有必要保持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这一点,是它与主板的明显不同之处。也就是说,一股独大在主板上是一个应当克服的沉年积弊,但在中小板市场上却是一个应当保持的优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