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职合一

  • 详情 基于中国银行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权力与薪酬关系拓展性研究
    管理层权力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一直是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重点。由于最优契约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高管薪酬过度增长的现象,学者们越来越多采用管理层权力理论来解释银行业管理层权力对高管薪酬的影响。本文针对我国银行业公司治理的特点,从两职合一,董事会构成以及高管任期等三个方面列出了更多管理层权力的指标,选取中国沪深两市上市的16家银行1998年至2008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行长与董事长的两职合一程度与高管薪酬正相关,董事长与党委书记的两职合一会抑制高管薪酬;内部董事比例的提高并不能使提高高管薪酬;董事会中与高管有关联的外部董事比例越高,高管薪酬也越高;董事长的任期与高管薪酬正相关,而行长的任期则相反。基于以上结论的改进措施有助于完善银行业的治理结构,规范银行业高管的薪酬激励机制。
  • 详情 公司治理、内部人交易与管理者盈余预测误差
    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与盈余预测误差的关系,进而,鉴于有效 地公司治理能够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约束内部人自利行为,本文还分析了公司治理对内部 人交易与盈余预测误差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针对管理层增持,公司偏好盈余预测 低估;针对管理层及大股东减持,公司偏好盈余预测高估。此外,公司治理能够显著影响内 部人交易与管理者盈余预测误差的敏感性,即针对管理层交易,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及财务总监交易本公司股份比例越高,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时,基 于管理层增持、减持的公司盈余预测低估、高估偏好显著增强;针对大股东交易,当董事长 或总经理来自交易大股东单位及其在交易大股东单位领取薪酬时,当交易性大股东中包含控 股股东时,以及交易性大股东之间制衡度较低时,基于大股东减持的公司盈余预测高估偏好 显著增强;当非交易性大股东对交易性大股东制衡度较高时,基于大股东减持的公司盈余预 测高估偏好显著降低。
  • 详情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来自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证据
    以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2004-2006年的经验证据为样本,本文对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房地产行业的独立董事并未真正起到抑制和约束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财务专家型独立董事对于两职合一的“内部人控制”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两职合一确实不利于公司盈余管理额的减少和盈余质量的提高。此外,笔者没有发现独立董事缺席董事会会议会助长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证据,独立董事不能通过参加董事会会议来了解、监督董事会行为,我国董事会会议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