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资银行

  • 详情 非对称信息、外资进入与信贷竞争
    假设中外资银行分别具有信息优势和融资成本优势,本文构建了中外资银行多期动态竞 争的稳态模型,研究发现,中资银行仅靠“禀赋”的信息优势不足以抵挡外资银行进入的冲击, 多期竞争将使得外资银行更加容易进入中国市场,且更加可能成为竞争稳态的占优方。进一步 的比较静态结果显示:客户质量越好、项目收益越大和新市场增长越快,外资银行越可能稳态 占优;稳态占优方的市场份额随着项目收益和新市场增长速度的提高而减少,客户质量在中资 稳态占优和外资稳态占优两种情形下对占优方市场份额分别具有单调和非单调的影响。此外, 考虑中资银行相对熟悉市场的优势,我们对稳态模型进行了扩展分析。
  • 详情 互相参股:中外资银行合作的最佳模式选择
    首先按照合作的内容,把中外银行的合作分为7种模式:人员培训合作模式、技术合作模式、客户资源共享合作模式、管理合作模式、产品及业务合作模式、单方入股合作模式和互相参股合作模式。在这7中模式中,人员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前5种合作模式是比较初级的合作方式;单方入股模式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合作方式,但存在不对等和不对称性问题;由于不对等是目前外资银行单方入股中资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互相参股是维护中国金融主权的必然选择之一,也是中资银行“走出去”融入国际金融主流市场的最捷径方式之一。从而得出相互参股是平等互利共赢的最佳合作方式。另外,对中外资银行相互参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如果把其作为外资银行进一步进入中国市场的条件相互参股是可能的,但要想实现中外资银行互相参股,首先必须在中资银行高层达成共识,其次更需获得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 详情 中外资银行的客户争夺中的博奕分析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金融自由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资银行的种种限制正逐步取消,对本国银行机构的保护也日渐放开,中外资银行很快就将同台竞技,在中国金融舞台上大展拳脚。因此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指出中外资银行之间竞争中的博奕的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