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

  • 详情 基于供给侧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分析 ——以邮储银行为例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法律法规,逐步探索构建起我国绿色金融体系。2007 年 7 月 12 日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联合提出《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标志着绿色信贷这一经济手段全面进入我国污染减排的主战场。2016年 8 月 31 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成为中国和全球的绿色金融元年。邮储银行在绿色信贷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结合邮储银行绿色金融实践,从机构及产品角度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产品创新不足、业务联动不足、资源配置不足、资源分配机制落后。据此,本文结合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先进案例,提出邮储银行绿色金融供给侧改革意见和建议,一是以创新思维推动绿色信贷产品创新,二是形成跨部门多层级的联动营销机制,三是以市场为基础从需求出发配置资源,四是肩负敢于作为勇于担责的使命责任。
  • 详情 机遇和挑战并存---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商业银行经营分析探讨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力量,通过市场资金的流动,起到联通、协调不同行业发展的作用,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商业银行信贷结构有待优化、风险管控能力有待提高、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面临考验等问题,制约着银行效能的发挥。如何找到银行经营与新旧动能转换的契合点,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发展壮大自身,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详情 模块化企业并购及并购浪潮
    模块化及其创新是导致信息产业竞争激烈的根本原因,高强度竞争迫使企业采取兼并战略。基于模块化特征,本文建立模块化产品市场竞争模型和强强企业兼并与弱弱企业兼并之间的兼并期权博弈模型,研究模块创新对并购决策的影响和并购浪潮产生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模块化产品创新的持续性导致模块化产业并购频发,而模块化系统中重要模块的技术进步周期是导致模块化产业并购浪潮发生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结论从技术层面为第五、六次并购浪潮中IT产业并购的集中爆发提供了合理解释。
  • 详情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交易机制的演进及评述
    本文梳理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交易机制的演进过程,分析了交易机制演进的路径,并参考国际经验,基于期货交易机制的现有研究,提出了调整交易机制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的修订优化了业务规则体系,满足了产品创新需求,体现出专业化和综合化的特点。同时,建议中金所参考国际经验,充分征求多方意见,制定合理的、有预见性的修订方案。建议股指期货合约及其交易细则参考国际经验,调整现行的交易时间并修订熔断机制条款。为促进期货市场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保证金、手续费应进一步降低,而持仓限额应进一步增加。交易所在股市暴跌期间的应急措施应及时调整。
  • 详情 金融市场不完全的理论分解与测度研究——基于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动态考察
    基于对金融市场不完全性的分解和基金产品创新链的梳理分析,以金融工程无套利定价 思想为基础,论文巧妙构建了一个涵盖市场交易成本、套利定价机制不完备程度和行为金融学因素 的封闭式基金折价机理模型,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上述三因素模型的解释力高达90%以上, 同时分阶段动态考察发现:(1)普通交易成本因素影响封闭式基金平均折价6.1%;(2)股指期货是 封闭式基金折价的重要影响因素,2006 年之前该因素影响基金平均折价25.6%,2007-2009 年随着 股指期货推出预期加强,该因素的影响下降到12.88%;(3)对市场套利定价机制不完备程度的测度 分别为0.492、0.336、0.858,对应三个阶段影响封闭式基金平均折价分别为8.26%、5.87%和7.91%, 主要和市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预期变化有关;(4)时期固定效应结果表明2006 年4 季度、2007 年 4 季度、2008 年1 季度、2009 年4 季度、2010 年4 季度投资者情绪相对乐观从而降低了封闭式基 金的平均折价率。论文最后就封闭式基金治理及完善金融市场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 详情 中小企业融资产品创新研究:展期贷款风险定价
    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不同于大企业。针对中小企业对融资产品的差异化需求,如何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风险定价能力,并在此过程中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是商业银行在当前形式下求发展的契机。基于该背景,文章引入模糊决策理论,在采用相关参变量表征展期贷款特有风险因子基础上,对中小企业作为需求主体的、在信贷市场上已几趋萎缩的展期贷款产品进行风险定价研究,提出了一类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的整合风险框架下的定价模型。文中的应用分析表明:基于无套利均衡的中小企业展期贷款风险定价,对扩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以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大有裨益。其次,基于文章所提模型的定价能克服现实中的把“浮动比例”作为唯一风险溢价衡量指标、贷款定价随意性较大的弊端。最后,贷款风险定价是科学也是艺术。模糊决策方法的引入,使银行信贷专家的看法直接融入到模型设计中,它对提高模型定价结果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 详情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程度之测度与分析---基于BL方法
    市场竞争只从市场集中度判定,将难以客观的反映出真实状况,因此本文使用Bresnahan与Lau提出的BL模型,利用非结构方法取得更多信息分析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在假设财险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下建立投入产出模型,运用2002年至2009年数据,求出竞争度量参数λ、需求弹性、产商间产出关系等指标,分析我国财险市场竞争情况。研究发现,我国市场呈现高集中高竞争的局面,保费规模对边际利润为负向影响,需求弹逐年性上升,显示价格竞争激烈。本文最后也提出强化预警、服务与产品创新、最适规模三点建议。
  • 详情 基金期权——消费金融产品设计的新方向
    随着我国基金业的迅速发展,与基金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是今后我国金融市 场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们对基金期权这一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的新工具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 析。通过分析真实世界行为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我们推导出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并针对 性的讨论了恰当的衍生证券解决方案。我们的分析显示,基金的价值增长过程能够在完备化 市场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 真实世界的行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可以写成基金的价值增长过程 简单期权的形式。 本文的分析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和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设计具有 重要的参考意义。
  • 详情 基金期权:金融创新和产品设计的新方向
    随着我国基金业的迅速发展,与基金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是今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对基金期权这一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的新工具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通过分析真实世界行为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我们推导出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并针对性的讨论了恰当的衍生证券解决方案。我们的分析显示,基金的价值增长过程能够在市场完备化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真实世界的行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可以写成基金的价值增长过程简单期权的形式。本文的分析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和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详情 对车险自律同盟的质疑
    车险费率市场化是保险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车险费率的过度竞争导致了自律同盟的产生。在短期内,自律同盟对市场秩序的维护会起到积极作用。但行业自律组织的持续存在与功能发挥需要一定的条件。所以在长期中,保险公司应借助于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完善服务等来提高自身竞争力,促进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