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启发

  • 详情 盈利季节性的市场反应 ——基于中国A股公司的研究
    以2002年至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季报量化了公司的盈利季节性,考察了市场对盈利季节性的反应,并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解释了其原因。研究发现,相较于盈利旺季而言,股票在其盈利淡季的盈余公告发布期间能够获得更大的累计超额收益,且买入盈利淡季股票、卖出盈利旺季股票的套利组合在经过标准风险因子的调整后每月能够获得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同时,相较于其他季度而言,股票在盈利淡季的盈余公告发布后具有更大的未预期盈余。结果表明,由于市场参与者受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认知方式的影响,对盈利淡季近几年持续的低盈利情况反应过度,因此对该季度的盈利产生悲观情绪而低估该季度的盈利,故盈利淡季的盈余公告发布后能获得更大的超额收益。
  • 详情 管理层业绩预告有助于缓解盈利季节性的股市异象吗?
    现有研究发现,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盈利季节性的股市异象:处于盈利淡季的股票在盈余公告期间会比处于旺季的股票获得更大的累计超额收益。如果管理层在盈余公告前发布业绩预告,能否有效地抑制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降低盈余公告期间盈利季节性的股市异象?本文以2010至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发现:首先,A股市场在业绩预告期间也存在盈利季节性的股市异象。处于盈利淡季的公司在业绩预告期间比处于盈利旺季的公司平均可多获得2.1%的累计超额收益;其次,盈余公告和业绩预告期间,处于盈利淡季的公司比处于盈利旺季的公司有更大的股价波动率和股票交易量。第三,在盈余公告前发布业绩预告,能显著抑制盈余公告期间盈利季节性对收益率、股价波动率和股票交易量的预测能力。第四,自愿性业绩预告、与盈余公告的间隔时间越短的业绩预告抑制作用更明显。在更换盈利、盈利季节性、累计超额收益测度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存在。表明管理层业绩预告能有效地降低投资者的非理性预期,提高股票定价效率。研究结果对市场建设和投资者决策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