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相关性

  • 详情 脏盈余会计研究综述
    尽管净盈余会计对会计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会计实践中所采用的大多是脏盈余会计,我国也不例外。国外对脏盈余会计的研究较早,在国外上世纪40年代就有研究脏盈余会计的相关文献,而国内从净盈余关系的违背所引出的脏盈余会计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本文介绍了脏盈余会计的涵义、各国实行脏盈余会计的现状,对脏盈余会计的主要文献进行了梳理。尝试从脏盈余会计的经济模型、脏盈余会计下会计信息的质量、脏盈余会计流量的价值相关性等方面对脏盈余会计的理论研究进行介绍与评述。最后结合我国脏盈余会计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详情 我国上市公司脏盈余会计流量的价值相关性问题研究
    脏盈余会计流量的价值相关性问题,对会计的理论研究与准则制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会计理论界对此尚未予以必要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脏盈余会计的涵义、以及我国实行脏盈余会计的现状,对脏盈余会计理论的主要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以09、10年深市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为样本,利用“价值创造溢余”指标EVC(Excess Value Created;EVC),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脏盈余会计流量的价值相关性,并指出该结论的应用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详情 公允价值决策相关性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公允价值会计已在实践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决策相关性理论研究上已取得许多重要进展。但对于涉及定量分析的问题,如,“如果两个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同,这两个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否相等”,现行的公允价值理论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其原因是,当前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研究尚缺乏模型化研究范式。通过评述现有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研究公允价值理论研究缺失经济模型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构建模型化的公允价值相关性理论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思路。
  • 详情 盈余管理、价值相关性和公司估值
    盈余和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是投资者最常用的估值基础。然而盈余的可靠性(用盈余管理程度表示)可能会影响其价值相关性,继而可能影响账面价值的价值相关性。本文通过分析盈余管理对这两个估值基础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将盈余管理、价值相关性和公司估值这三者联系起来。笔者在Ohlson模型中加入盈余管理虚拟变量观察盈余管理对盈余和账面价值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管理虽然不会降低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账面价值在估值中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研究了基于盈余信息的市盈率模型(P/E)和基于账面价值信息的市净率模型(P/B)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估值实务,结果表明盈余管理不会影响P/E和P/B相对估值模型的准确度,但在我国P/B模型的表现要优于P/E模型。
  • 详情 公允价值会计、市场波动与金融危机
    对于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否会影响市场波动、从而加剧金融危机这一问题,我们设计了 三个公允价值变量:公允价值每股净资产(FV)、每股公允价值调整额(FVAD)和公允价值投 资损益每股净收益调整额(HOLDG),考察它们对股价、股价变动、以及个股波动性是否有解 释力。我们发现,市场对公允价值信息有反应,公允价值计量会形成“资产价格循环”,从 而影响市场系统风险,而且公允价值信息也会影响上市公司个股波动性,进而影响到市场。 研究给我们提出的新问题是,市场应当如何对公允价值正确“定价”,也就是说,公允价值 的正确应用不单是会计师们的工作,也是证券分析师们的工作。
  • 详情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溢价实证研究——来自沪深两市2002-2005的经验数据
    在界定公司治理溢价概念基础上,利用Fama-French三因子定价模型检验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公司治理溢价。依据利用32个反映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出的指数构建公司治理组合,结果显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规模效应。在考虑市场溢价因子和规模因子的情况下,买入公司治理好的组合股票,卖出公司治理差的组合股票,可以获得8.4%的超额回报。另外,研究发现截距项随着组合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也呈现出增大的趋势。最后从公司治理价值相关性的视角解释了治理溢价的存在。
  • 详情 经营困境公司价值相关性研究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探讨了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相关性问题。研究发现在决定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因素中,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对困境公司和正常经营公司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于经营困境公司,权益的账面价值与股价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盈余与股价之间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对于正常经营公司,盈余与股价之间有正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规则和破产法规,对于健全中国的证券市场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