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渠道

  • 详情 中国股市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吗?——基于 A 股股票质押的实证检验
    尽管中国股票市场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中国 A 股却经常被人诟病为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本文以中国 A 股市场股票质押为切入口,创新性地构建了“股票质押融资规模”变量,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方法、工具变量检验、匹配样本回归等多种方法,作者对股票质押融资规模与上市公司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探讨,进而对“A 股脱钩论”进行解答。稳健性的实证结果表示,中国 A 股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融资会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水平。股票质押融资每增加 1 个标准差,公司投资增加 3.6%个标准差。影响渠道方面,股票质押融资通过“信息渠道”而非“外部融资约束渠道”对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产生影响。此外,股票质押融资规模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正相关。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打破了“A 股脱钩论”,而且从侧面反映出当前监管层对股票质押融资受困企业进行纾困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 详情 中国改制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基于来自12个城市的调研数据
    基于912家企业的数据,本文探讨了中国改制企业与私营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上存在差异的原因。文章首先考察了中国非上市企业的治理结构的决定因素,并发现:1)一些重要的参与方,诸如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工会对于特定的治理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2)能力强的大股东和总经理更有可能设立董事会并加强对于股东的信息通报,从而在经理与股东之间建立起清晰的信息渠道;3)经理、管理层和职员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带来公司在财务透明以及信息披露方面表现的改善;4)国内股票市场(上市企业)以及外国产品市场(出口企业)对于内部治理结构有着显著的约束,但国内产品市场并未显示出类似的作用。将这些结果与改制企业的特征相联系,文章得出结论:改制企业与私营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差异主要源自于改制企业与政府更为紧密的联系,企业股东、经理人与管理层更强的能力,以及工会更为积极的作用。 文章进一步考察了这些治理结构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文章发现:1)整体上,中国非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企业的利润率与销售额没有显著的影响,即治理结构尚不能起到保护股东利益的作用;2)好的治理结构能带来员工福利的改善,包括小时工资的提高以及每月工作小时数的降低。文章得出结论:与私营企业的相比,1)改制企业在定期向股东通报方面做得更好,这是改制企业利润率较高的一个原因;2)改制企业在建立董事会以及财务透明方面上更好的表现带来了它们员工更好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