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保护

  • 详情 制度环境和债务期限结构选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本文考察了制度环境对中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选择的影响。本文采用只发行A股的642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应用OLS实证检验制度因素和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制度因素在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选择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具体而言:(1)在法律制度环境更好或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上市公司使用更少的长期债务;(2)好的制度环境削弱了资产期限、公司规模与债务期限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表现为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和高的金融发展水平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债务融资的代理成本。综上所述,制度环境的改善一方面加强了债权人保护,另一方面使得更多公司拥有了使用长期债务融资的机会。
  • 详情 盈余管理、债务期限与银行债权保护——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本文基于我国债权人保护程度较弱的现实,以2000~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银行能否利用债务期限应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发现银行无法整体上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以授予其相应的债务期限。本文进一步尝试将银行识别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意愿和技术进行分离而予以单独检验。通过选择明显有舞弊嫌疑的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企业和微利企业以控制住银行的识别技术,发现银行给予非标审计意见企业较严格的债务期限,说明银行有一定的识别意愿。但银行没有给予微利企业较严格的债务期限。本文还对盈余管理变量与债务违约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正向盈余管理程度变量、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识别变量以及微利企业识别变量对债务违约率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这表明银行无法识别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损害了银行的债权。本文的政策建议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银行的信息收集成本、提高银行在信贷评估和贷后监控中识别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技术和意愿。
  • 详情 所有制、债权人保护与企业信用贷款
    已有文献的研究表明,政府干预和企业所有权性质是影响我国企业贷款数量和贷 款期限的重要因素,但都没有考虑这两个因素对企业贷款方式的影响差异。本文以我国2001 -2005 年所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债权人保护在不同所有制和政府 干预程度下,企业获得的信用贷款差异。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确实获得了较非 国有上市公司更多的信用贷款;债权人权利保护得越好,企业能获得更多的信用贷款;但国 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在获得银行长期信用贷款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在政府干 预严重的地区,即使是国有上市公司,伴随债权人权利受到的法律保护改善,企业也较难获 得更多的信用贷款。
  • 详情 所有制、债权人保护与企业信用贷款
    已有文献的研究表明,政府干预和企业所有权性质是影响我国企业贷款数量和贷 款期限的重要因素,但都没有考虑这两个因素对企业贷款方式的影响差异。本文以我国2001 -2005 年所有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债权人保护在不同所有制和政府 干预程度下,企业获得的信用贷款差异。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确实获得了较非 国有上市公司更多的信用贷款;债权人权利保护得越好,企业能获得更多的信用贷款;但国 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在获得银行长期信用贷款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在政府干 预严重的地区,即使是国有上市公司,伴随债权人权利受到的法律保护改善,企业也较难获 得更多的信用贷款。
  • 详情 大股东控制,资产替代与债权人保护
    本文从负债代理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在我国对债权人保护较弱的情况下,控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资产替代来侵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进行资产替代的行为与其持股比例之间呈倒“N”型的非线性关系;②公司投资机会的增加会对大股东的资产替代行为产生影响;③由生产经营性单位控制的上市公司比非生产经营性单位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的资产替代行为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