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离程度

  • 详情 持股金融机构策略选择与资本结构优化调整
    在“降杠杆、减负债、控风险”背景下,企业持股金融机构是否影响到资本结构的动态管理,该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2006-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发现:混业持股金融机构增强了企业向目标杠杆调整动机,增加持股金融业务类型这一持有数量上的策略选择,以及“银行+非银行”这一业务组合布局上的策略选择,均显著缩小了目标资本结构偏离程度。然而,混业持股金融机构下,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与偏离程度呈非对称性,对于过度负债企业,混业持股金融机构反而减慢了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进一步发现,上述策略选择对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去杠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对资本结构调整动机与调整效率进行分离,揭示了企业集团在混业持股金融机构策略下对两者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深化了对企业杠杆优化权衡决策的理解。
  • 详情 不确定信息理性预期、均值复归与有效资本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挑战
    本文将不确定信息引入了理性预期模型,并通过贝叶斯统计理论与市场序列均衡理论探讨了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指出股票价格充分揭示所有可得信息等价于价格的均值复归性,而并非Fama 所说的零期望利润性,前者只是后者的必要条件;进一步的论证表明股票价格的序列均值等于股票的内在价值,信息有效意味着股票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一致性,并非下期价格对上期价格的随机偏离,市场效率的高低表现在股票价格对其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最后,利用均值复归理论和上证指数数据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信息有效性进行检验,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详情 基于随机边界定价模型的新股短期回报研究
    本文在应用随机边界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新股市场发行定价与新股上市后的市场定价是否存在定价过高或过低的现象。研究发现中国新股发行定价不存在类似于国外市场发现的随机上边界,相反从新股发行定价的统计分布上却可以得出存在着显著的下边界的现象;并且研究发现这种偏离程度对后市回报有一定的解释力;同时发现了新股上市后市场定价同样存在被显著的下边界,显示有部分新股上市后被市场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