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效率

  • 详情 注册制实施对我国多层级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
    本文立足我国股票市场的两次注册制改革,运用事件分析法,考察我国主板、科创板与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前后的变化。我们首先对比了注册制实施后,主板、科创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效率的差异,然后从财务风险因素与企业性质两个角度对注册制实施后,各板块上市公司的定价效率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第一,两次注册制改革对主板、创业板和科创板都产生了正面影响,除了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短期影响外,财务风险较小的公司的市场表现均更好;第二,与非国企相比,国企对于两次改革事件的反应均更为负面;第三,创业板上市公司在第二次注册制改革事件中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市场表现,而科创板上市公司在第一次注册制改革中表现出负面的短期反应以及正面的长期反应。我们的研究表明,注册制实施对我国不同板块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可为未来股票市场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的政策运用和路径选择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 详情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异象”分析
    本文尝试从公司效率角度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不能够由现有资本结构理论予以解释的“异象”之谜,即为什么好的上市公司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低长期负债甚至零长期负债现实。基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兼顾行业后按照股票代码等距抽样的200家上市公司样本,以及SFA方法度量的公司效率水平,实证检验得出了公司效率与资本结构之间存在着反向指数关系,即效率高的公司相应有着较低的长期负债率水平,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异象”是高效率公司资本结构决定的必然结果。进一步,本文提出资本结构理论框架的构建应当考虑证券市场发展程度要素。
  • 详情 全面分析基本面 合理评价A股价位
    我国A股市场市盈率过高,但如果考虑总市值-净资产比则A股价位正常。如果再加上公司效率提高的宽广空间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A股市场就处于被低估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