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增长

  • 详情 政府收支、内生增长与资本收入份额:理论与中国经验研究
    本文在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中分析政府基于间接税的生产性支出对要素收入 份额的影响,证明经济增长中均衡的政府财政收支有利于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同时提 高了资本的产出弹性和收入份额。并利用 1993-2006 年中国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资本 收入份额的决定因素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对资本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直 接而持续的双重增强作用;而整体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不具有显著的影响;证实政府收入的 资本依赖和扩张性支出的资本偏向有利于提高资本收入份额,而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
  • 详情 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构调整抑或财政效应?
    本文利用1993-2006年中国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财政收支对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间接而持续的双重挤压作用;而整体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不具有显著的作用。这证实包含政府部门的内生增长过程中劳动收入份额受到财政收入和支出行为的间接负面影响,财政收入的资本依赖和扩张性支出的资本偏向有利于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扩张产出规模,同时提高了资本的产出效率和回报份额,间接地导致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
  • 详情 弗里德曼规则、托宾效应与经济增长
    什么全球没有一个中央银行执行弗里德曼规则?在新古典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建立一个带资本累积的世代交叠模型分析发现,托宾效应具有可行性,弗里德曼规则反而是次优的。其次,使用McCallum规则和扩展的Taylor规则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重心仍然是控制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扩张来促进真实和名义GDP的增长及应对外来冲击的压力。
  • 详情 住房资本、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三部门内生增长的理论与实证
    本文通过构建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研究住房资本对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住房资本在物质资本中份额的上升会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率。房地产投资对其他资本产生“挤出效应”,其他资本在收敛过程中加速形成提高了其他部门产出的增长率。住房资本还通过影响经济结构变量作用于各部门的产出。文章运用中国31个省区在1998-2007年的数据,对理论模型推导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住房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 详情 金融中介发展与技术进步——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新熊彼特增长模型,金融发展能够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动长期经济增长。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省级面板数据对金融中介发展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对银行信贷决策自主性程度的考虑,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这个指标被用来度量金融中介发展水平。在控制了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专利保护水平及其证券化水平之后,本文发现,金融中介发展对技术进步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解释力。
  • 详情 金融效率、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在关于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理论研究中,学者们大多关注金融规模的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而忽视了金融发展的本质主要是金融效率的提高。本文在Turnovsky(2005)的内生增长模型框架内,加入金融部门,分析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结论显示,金融效率的提高虽然会导致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是也会扩大收入不平等的程度。金融效率提高拉大收入不平等主要是由于金融资源配置不公平造成的。因此,政府在金融发展问题上应兼顾效率和公平,赋予金融部门一定的社会责任,消除不公平的信贷配给,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
  • 详情 保险业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本文利用经济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保险业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保险业在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方面具有更高效率的结论;并利用我国的实际数据对保险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保险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尽管从目前来看,作用还比较有限。
  • 详情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国外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对有关研究进行了评述。主要内容包括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结构主义和金融抑制主义的主要观点,同时也对有关金融危机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 详情 中国加入WTO:不可逆决策的金融经济学分析(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A financial economic analysis of an ir
    本文首先建立两部门内生增长开放经济的动态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其发展为一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不可逆性决策的随机微分数学模型。通过求出该随机问题的最优解,从而得出中国加入世贸的最佳时机,同时也讨论了加快或减慢中国入世的相关因素。 This paper develops a simple theoretical open economy model to analysis the irreversible decision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From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a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based on the option theory in financial economics, it derived the optimal timing for 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and discussed what factors that may speed up or slow down the entry.
  • 详情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在马尔科 帕加诺(Pagana,1993)内生增长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 结合中国转型经济发展过程所独有的特征,建立适合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联机制模型,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验证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发现该趋势呈放大态势,前提是配之适当的利率政策,积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以保证这种作用有序释放,但同时要追求金融发展质量,重视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有序发展,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