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位数回归

  • 详情 金融不确定性与宏观经济尾部风险
    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金融不确定性与经济下行风险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证研究进行检验。理论模型基于风险积累渠道描述了金融不确定性通过干扰银行部门正确预期的形成,影响其主动风险承担水平,并最终影响经济下行风险的传导机制。实证部分基于 Jurado et al(2015)的大数据方法构建金融不确定性指数,并使用分位数回归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波动期的金融不确定性对中长期经济增长左尾分布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是由于扩张波动期的金融不确定性会使银行部门预期向好偏差,银行部门将提高其主动风险承担水平,从而增加中长期经济下行风险;紧缩波动期的金融不确定性将使银行部门预期向坏偏差,进而导致其主动风险承担水平下降,但该风险积累渠道发挥的作用较弱,此机制下金融不确定性对中长期经济下行风险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 详情 人民币汇率与东亚货币的相关性研究
    使用DCC-GARCH和分位数回归模型,本文比较分析了金融危机前后人民币与东亚六种货币汇率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危机前后东亚货币与人民币都保持一定程度的同步性,但这种同步性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总体来说,危机后各货币的同步性程度均有所增加,这可能反映了中国对东亚地区经济影响力的提升;第二,危机前后东亚货币与人民币的相关性特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危机前东亚货币表现出明显的国别差异,但危机后表现出更多的一致性,并且在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小及贬值时,才表现出与人民币的相关性,而人民币贬值幅度越大,东亚货币的贬值幅度也越大;第三,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东亚在金融危机前后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 详情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我国证券市场在险价值度量的实证研究
    本文从研究分位数回归模型入手,发现可将置信水平(分位数)内生化于模型的参数估计过程中,克服了在险价值(VaR)的置信水平只能人为外在给定的困难。进一步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我国上证与深证市场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不仅能有效地度量证券市场的在险价值,刻画出在险价值的动态变化,而且还得出了“深证市场比上证市场存在着更频繁的大起大落现象以及两市场均不存在着剧烈的跳跃现象”的结论。
  • 详情 中国权证市场的风险测度模型研究
    以权证市场的10只产品为例,研究探讨了我国权证产品的波动特征以及相应的风险测度VaR模型,同时运用更加严谨和稳健的Kupic LR检验以及动态分位数回归(Dynamic quantile regression)检验法,对各类不同波动模型和收益分布假定下的VaR估计精度进行了深入的后验分析(Backtesting)。主要实证结果显示,能够刻画波动的非对称杠杆效应以及假定新生量服从“有偏学生分布”的VaR测度模型能更好地刻画我国权证市场的风险状况,但并没有发现能够普遍适用于所有权证产品的VaR计算模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