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 详情 产业政策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
    理论上是否需要由政府来制定产业政策仍存在极大争议。本文基于 2008 年 开始实施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这一具体的产业政策,研究产业政策实施中的激励效应与迎合效应。研究发现,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其专利申请数量会显著增加,专利申请质量也会显著提升,但通过虚增研发投入而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公司,其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申请质量却提升较少。这表明产业政策既可能会激励公司创新,也可能导致公司仅仅为表面迎合政策要求,而无意于真正从事创新。机制分析结果还发现,产业政策的减税优惠和政府补助会促进真正的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创新,但对于伪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和政府补助的创新激励作用却显著减弱。最后,本文还利用事件研究法发现,真正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宣告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公司价值会显著提升,但通过虚增研发投入而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公司其价值却并未增加。本文研究结论不仅协调了“产业政策之争”交战双方所持的不同理论观点,也为政府如何实施产业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 详情 男儿当自强 ——中美贸易摩擦与企业创新研究
    以往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只能进行宏观层面或行业层面的分析,或是只能在微观层 面上进行有限分析,根本原因在于数据限制,而本文通过将海关数据库与上市公司数据库进 行匹配,对超过 300 万条海量数据进行分析,首次直接检验了对美出口对上市公司创新的影 响。结果表明,对美国出口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创新,且当中美两国处于贸易摩擦时, 受打击的企业通过增强自主创新予以应对,并且该促进效应在未来三年内持续存在。另外, 本文不仅限于对中美两国间贸易的研究,而是纳入到整个国际贸易格局中进行比较,并首次 发现不同国别和地区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是不同的。文中运用 PSM、动态 DID 模型、 Heckman 两阶段检验等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保持不变。本文的研究结论印证了 一个事实,二十多年来我国对美出口贸易迅猛增长的背后是企业在困境中坚持不懈、追求创 新的结果,中国企业的韧劲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由此展现。本研究将为我国未来的贸易政策制 定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 详情 我国医保管理理念和机制创新研究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迫切课题。医保管理作为社会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领域,在现阶段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本文以医疗保障领域的社会化管理创新为出发点,通过对当前医保管理中“散、乱、假”等症结的实证剖析,指出医保管理缺乏创新,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上落后,不适应现实需要的发展。为此,本文建议应着眼于社会管理创新,树立“大医保”的管理理念,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努力构造“大医保”的管理架构和信息网络平台,探索以“大医保”管理路径解决现代医保管理中的诸多难题。
  • 详情 金融创新、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
    本文利用金融市场中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作为影响公司融资约束的外部冲击研究公司融资约束变化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利用短期融资券作为自然实验,本文解决了研究融资约束对投资影响中融资约束分类标准问题以及Tobin Q的度量误差问题。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2-2007年的数据,本文发现短期融资券的推出缓解了公司融资约束,最终对公司投资产生了显著的正面影响。这种影响在统计意义上和经济意义上均是显著的。在使用多种其他方式度量公司投资机会和投资,本文的结论都是稳健的。本文的证据表明金融工具创新对公司融资约束和公司投资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通过金融市场创新改变公司融资约束对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 详情 基金期权——消费金融产品设计的新方向
    随着我国基金业的迅速发展,与基金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是今后我国金融市 场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们对基金期权这一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的新工具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 析。通过分析真实世界行为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偏好,我们推导出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并针对 性的讨论了恰当的衍生证券解决方案。我们的分析显示,基金的价值增长过程能够在完备化 市场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 真实世界的行为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可以写成基金的价值增长过程 简单期权的形式。 本文的分析对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和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设计具有 重要的参考意义。
  • 详情 融资约束、债务能力与公司业绩:自然实验的证据
    本文利用短期融资券的推出作为自然实验研究金融创新引起的公司融资约束变化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从而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微观证据。利用短期融资券作为自然实验,本文解决了在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中的内生性问题。基于两者关系中“分配金融资源”的理论观点:金融发展能够更加有效的分配资金资源,减少公司的融资约束,增加公司的业绩,本文提供了这一经济作用机制的实证证据。本文发现当短期融资券成为企业潜在的融资工具后,能够利用这一金融工具的企业在负债能力和投资能力方面有了大幅提高,其经营业绩也得到大幅增长。本文的证据表明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市场发展对公司价值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 详情 关于城商行金融创新的思考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长壮大,直接融资的比例不断提高,吸存与放贷的难度越来越大,大量优质客户也开始转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城商行受到“银行脱媒”的挤压影响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城商行只有着眼未来,不断深化改革,融入区域经济,加强同业合作,努力实现金融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缩小与对手的差距,形成独具特色的经营优势,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
  • 详情 国际金融创新的趋势及其我国商业银行的对策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金融创新则是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中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定义和作用,分析了国际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建议。
  • 详情 世纪之交的金融工程:性质、发展和展望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际通行的关于金融工程的若干定义,综合各家观点分析了金融工程的内涵,并从学科分类的方法论角度刻画了金融工程研究具有的若干特征,提出金融工程是金融市场微观主体的工具,具有创新性、定量化和应用性的特征。然后,对金融工程研究在国外的发展环境、历程和前景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指出金融创新是金融工程发展的实践背景,自然科学技术和金融理论的发展则是金融工程发展的理论背景。最后对在国外金融工程教育的内容和特色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内金融工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金融工程的发展取决于金融理论的发展,建模技术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的创新。
  • 详情 我国现代银行监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我国银行业即将全面对外开放和走向世界,这给现代银行监管提出了许多新课题。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需要高度重视现代银行监管,努力改善现代银行监管的基础条件;要分析了解我国银行业开放及银行业竞争力现状,研究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的途径;要善于“洋为中用”,努力增强银行业机构真正的竞争优势;要顺应国际银行监管潮流,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步伐;要评估我国银行监管的现状,努力增强监管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