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操作

  • 详情 流动性与中央银行利率引导:国际经验、理论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本文首先梳理了中央银行利率调控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指出流动性效应是利率操作的基础,而随着货币政策透明度和可靠性的提高,预期效应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对各国中央银行货币市场利率引导国际经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有关货币市场利率和中央银行利率引导的理论模型。对中国的经验分析表明,中国存在显著的流动性效应和预期效应,公开市场操作能够有效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已具备开展利率调控的充分条件。在对我国的公开市场操作和中央银行利率安排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就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转型和未来利率引导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详情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与间接货币调控
    进入1990 年代以来,以短期利率为目标进行间接货币政策调控已经成为世 界各主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普遍模式。本文首先以美国为例,说明公开市场操作与中 央银行利率操作的主要模式,并对我国十余年来,特别是2003 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情况 进行概述,指出央票利率已初步具备了央行基准利率的特征。实证分析表明,央票利率与主 要货币市场利率具有长期协整关系,并且是货币市场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同时央票利率与产 出缺口和通胀缺口还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说明我国可以通过引导利率进行间接货币政策调 控。最后,分析了我国当前公开市场操作和间接货币政策调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 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