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规则

  • 详情 资本账户开放下汇率制度的选择
    汇率制度的选择一直是国际金融领域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构建新凯恩斯理论模型探讨了资本账户开放下汇率制度的选择。通过比较不同资本账户开放速度、不同汇率制度与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下,产出、通胀率与汇率的波动情况,并进行福利分析,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随着汇率制度从相对固定转化为浮动,福利损失不断下降,且随着资本账户开放速度的提高福利损失下降的幅度降低;(2)在本文设定的各种汇率制度下,资本账户的开放都是有助于福利提高的,特别是在资本账户开放速度提高的初始阶段,福利会有显著地提高;(3)资本账户开放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同时进行汇率制度改革才能实现本国的福利最优。本文的结论得到资本账户开放国家开放事实的支持。
  • 详情 汇率制度选择与金融发展速度-基于新凯恩斯模型的分析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我国将进行汇率制度与金融体系改革,那么两项改革应该如何匹配进行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构建新凯恩斯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与福利分析探讨了两种不同利率规则下汇率制度改革与金融体系改革的最优匹配。经研究发现:(1)预期利率规则下,福利随着金融发展速度的提高而降低,且福利损失最小值出现的位置随着金融发展速度的提高而趋向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2)非预期利率规则下,福利随着金融发展速度的提高而降低,且福利损失最小值出现的位置随着金融发展速度的提高而趋向相对浮动的汇率制度,同时,当金融发展速度较快汇率制度较为固定时,本国福利会有显著的降低。本文对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与金融体系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详情 货币经济中的最优通货膨胀
    世界各国政府积极的通胀政策导致了当前的流动性泛滥,全球性通胀以及经济渐入下行通道,最终将导致深层次的经济调整以及社会福利的急剧恶化,而反映这一周期性经济现象的理论体系却也未能有效地解除危机的困扰。本文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协作机制下,建立具有非零通胀的粘性价格和粘性工资结构特性的新凯恩斯模型,分析了Ramsey均衡下的最优通胀以及与之对应的最优利率。分析结果表明:确定性最优通胀为零,确定性最优利率应该等于通胀与因持有货币而放弃的无风险收益所获得的补偿之和;在Ramsey最优均衡下,最优通胀是一个相对于非零通胀稳态的紧缩率,并且紧缩的水平和程度在不同情形中呈现出较大的不一致性,同时,最优通胀要求最优实际利率大于零,并且最优的实际货币数量应该等于零,即名义货币数量不大于通胀水平。我们还对比分析利率规则与货币增长率规则之间的区别,结果表明财政政策会增加通胀趋势效应,货币增长率规则所引致的经济波动要比利率规则高,而高的波动性给经济造成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可能使通胀超出非零稳态的最优水平。在一个更加前瞻的视角上,这一组最优关系中利率作为持有货币而放弃的无风险收益的对价补偿,其长期的偏离最终可能会积聚资产泡沫为危机埋下隐患。
  • 详情 开放经济中的最优通货膨胀
    财政的平衡预算宣告单一的货币供应规则失效,取而代之的通货膨胀目标政策为中央银行的利率规则提供了政策锚,世界各国政府由此积极推行2%左右通货膨胀政策,配合以低利率,货币超发以及大规模的财政建设,导致了今天全球性经济危机以及高物价、高通胀、高失业和经济渐行衰退的滞涨局面,因此,治理经济危机需要首先确立最优的通胀政策,并严格管理财政和货币政策。本文建立了具有工资和价格粘性的新凯恩斯小型开放经济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开放经济中最优的通货膨胀率为负的零边界,与最优通胀相对应的最优利率为4%,进一步地,当财政政策进行严格的逆周期调节时,最优的通胀会呈现上升趋势为0.15%,最优的利率为4.2%,开放经济财政和货币合作能够平抑经济波动,同时常规类型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联合作用将会加大通胀趋势,没有证据表明2%的通货膨胀为适度的或者是最优的。我们的实证结果同时展示政府应该彻底废弃货币供应规则,代之以最优的通胀政策和最优的利率政策促进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