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共享

  • 详情 半强制股利政策与股权融资成本
    在一些国家,强制股利支付是改善公司治理和弥补法律保护不足的重要手段,我国自2001年起陆续出台了类似的半强制股利系列政策。然而现有部分研究却发现,半强制股利政策可能会产生监管"悖论"。那么,事实是否如此?以往这些研究主要从监管成本角度来分析,可能忽视了监管带来的收益,我们认为虽然半强制股利政策提高了融资门槛,但也可能实现股东之间的利益共享,并有利于投资者形成稳定的股利预期,从而实现治理的"溢价"。本文利用2008年监管政策提供的良好自然实验机会,主要从半强制股利政策的治理效应角度来评估政策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从总体平均意义上看,半强制股利政策有助于降低受影响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代理成本高的公司,半强制股利政策的治理作用更为明显,存在一定的治理"溢价"。当然,半强制股利政策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差和外部融资约束较大的公司,半强制股利政策的治理效应被削弱。
  • 详情 用相对流通的思路解决全流通问题
    本文通过不流通和流通股的本质分析,提出了以建立相对流通市场来实现全流通的方案,所谓相对流通就是国有股、法人股交易以后,冻结一个时期然后流通。由于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股票的流通性决定了非流通股在交易时,价格会低于流通时的价格,因此,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可以共同分享全流通带来的溢价收益。这种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市场的稳定,平衡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现行的方案相比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而且在全流通过程中,让市场规律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了人为偏差因素造成的再次分配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