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收益模型

  • 详情 基于RIM模型的中国A股泡沫测量及有效市场下泡沫空间的探讨
    市场有效性和股市泡沫是学术界非常关注的话题,市场有效性和股市泡沫是一体两面,既互相联系又彼此对立。本文回顾了有效市场假说(EMH)的理论,并基于剩余收益模型(RIM)方法,以A股市场为例对中国A股市场的内在价值、股市泡沫率进行了分析与衡量。A股历史泡沫率的中位数超过20%,在2001-2019年的统计期内A股绝大多数时间处于高估的状态;在过去的30年发展中,中国股市还为构建具有高效纠错的市场机制,其中有“政策市”等人为干预的因素,使得市场价格长期以来偏离企业内在价值。从投资的角度,A股历史泡沫率与未来5年投资收益率(CAGR)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本文对A股泡沫空间的测量与市场有效性的探讨,对于构建更具效率的A股市场具有参考价值。
  • 详情 "再售期权"分析中的异质信念与股市泡沫------与陈国进教授等商榷
    《再售》一文使用了金融领域的前沿理论,但在理论的诠释与应用上产生了问题。首先,在未能正确理解异质信念概念的条件下,以错误方式选择了异质信念的代理变量,并且使用它来表示再售期权。其次,使用了一种动态剩余收益模型来估算投机泡沫的,却忽略了该模型关键性假定前提在中国股市基本不具备的事实。此外,在设计模型解释现象时,未能立足实际把握中国股市的深层问题和矛盾,却把研究重点转至投资者心理预期上。最后,使用异质信念来表示再售期权,却基于隐含了同质信念假定的动态剩余收益模型来估算投机泡沫,并将这样产生的两个变量整合进入核心模型中。这样,在模型中便包含了两个对立的假定前提。这一系列错误最终导致陈国进教授等无法自圆其说。
  • 详情 全流通条件下我国上市银行资本成本的估算
    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的研究是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本文在上市银行股权改革背景下, 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资本分类为基础,对我国截止目前实行股权改革的5 家上市银行的股本实现全流通后的资本成本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将资本划分为三类:权益资 本,债务资本和混合资本;之后提出假设条件,确定了三类资本各自估算模型,选择使用加 权平均资本成本、剩余收益等模型详细探讨估算了全流通条件下5 家银行三类资本的市场价 值、资本成本,加权得出资本成本。以期对我国上市银行实现全流通后的资本成本确定,资 本管理,筹资决策提供借鉴意义。